第53部分(第3/4 页)
脸的傲气顺着李世民的话说:“听说当年的秦王成了现在中原的新国主,本可汗想着那一年我们结盟的情谊,特地领着我突厥各部酋长前来恭贺!”
李世民紧盯着他,仿佛要用锐利的眼神将他看穿似地,片刻,仰天大笑后又看着他,嘴角带着冷笑对他说:“这么说,朕还要感谢你这一份念旧的情谊咯!”
颉利可汗脸不红心不跳的说:“感谢倒谈不上,不过中原地大物博,又向来好客,自然不会亏待我们的。”他是在想,既然这仗不容易打下去,索性和谈,多捞点儿好处,喂饱了各部酋长,将来他们也好有信心再和自己一起发动入侵战争。
李世民用鼻子“哼”了一声说:“那是自然,不过可汗要来朝贺就来是了,何必带上这么些兵士,一路惊扰我中原百姓,让朕如何给你厚待?”
颉利可汗不慌不忙的说:“这个好说,陛下只要善待我突厥军士,我们撤兵的时候自然会善待中原百姓。”
李世民说:“既然可汗有这样的心思,那朕就与可汗和谈,只是今日太阳已经落山,吉时一过,明天一早我们再择吉时,在这便桥之上,朕与你杀马为盟,再结两国之好。”颉利可汗点头同意,两国元首就这样各回自己一边,颉利可汗结帐而居,李世民则自回宫。
第二天一大早,再次李世民来到便桥边上,安设大帐,只留下一个胡人侍卫安元寿和颉利可汗单独谈和谈项目。第三天,又会于便桥上,杀白马,用隆重的仪式结了渭水之盟。之后,放回执失思力,并派中监豆卢宽、将军赵绰护送突厥人回国。
突厥人走后,萧瑀问李世民说:“那颉利来的时候,并没有打算言和,各位将军都要求出战,陛下不允许。后来为什么突厥自己又退了兵呢?”
李世民说:“我站在便桥上看他们的情况,他们虽然人多可军纪很差,如果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想击溃他们还是很容易的。朕又命长孙无忌和李靖各安插伏兵在幽州等待他们,等到突厥回去的时候,伏兵在前,我再派大军跟在后面,想平定他们易如反掌。然而朕现在刚刚即位,现在治国还需休养生息,安抚百姓为主。若何突厥交战,损失必定很大,到时候他突厥虽败却不至于亡国,必然和我们结怨,加强军队设备,日夜提防。到时候再想平定他们就不容易了。所以现在停兵息战,给他们厚利,他们就会轻视我们,对我们失去防备,等到我们国内富强,政权巩固以后再去收拾他们就容易了。就是常说的‘要想取,先要给’。”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十五节 渭水之盟
第十五节 渭水之盟
萧瑀恍然大悟,说:“陛下高见,这是臣没想到的呀!”
李世民站拍案起来“哼”了一声说:“什么‘渭水之盟’,简直是‘渭水之辱’!他们一叫价,要去了朕半个国库,若不是这隋留下的底子厚,这不知又要废掉我百姓多少年的辛苦。这突厥反复无常,结盟也不足为信,是一定要彻底铲除的。我们要速速加紧备战,日日练兵。以后朕要带好头,亲自引诸卫骑兵统将等在显德殿庭练习射骑,绝不放松!总有一天,朕的士兵要马踏突厥,一雪今天这渭水之辱。”
萧瑀担心的说:“这宫苑禁地,依照大唐律令,在皇帝的住所不得携带兵器。陛下若是带着兵众在宫苑练习,若是有心怀不轨的人,难免会出现意外,这是不重视江山社稷的办法。”
李世民不以为然的笑着说:“王者气度,应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都是朕的赤子,朕对所有的人都是推心置腹,肝胆相照,为什么还要去猜忌自己的宿卫?”
九月,颉利可汗带着浩浩荡荡的突厥兵像北撤退,正在行路中,突然探子回报:“不好了可汗!前面有大队的人马拦住了去路,为首的好像是大唐的尉迟将军。他们摆下了阵列,看样子是准备一战。”
颉利可汗大吃一惊,自打和谈以后,他就没有准备再战,不光是他,整个突厥兵士都没有了作战情绪,何况还有唐朝高官护送,怎么会半路杀出一个尉迟敬德出来,这李世民到底玩儿的什么鬼花样?颉利可汗扭头对赵绰说:“这位尉迟将军到底为何而来?”
赵绰说:“这个,我也不知,等我上去问问他。”赵绰去了一会儿,回来对颉利可汗说:“尉迟将军他没别的意思,只是说我大唐送给可汗了那么多的礼品,有道是礼尚往来,请可汗也回送我们陛下礼品。”颉利可汗低头思索,暗骂李世民鬼点子多,看来这回不放点儿血是不容易回去了,于是下令就地驻扎。当天就备了一份厚礼——马三千匹,羊万口。派执失思力做为使者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