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初次体验加拿大198
在海外接受再教育199
励志篇十二竞争策略三:取舍202
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202
以“取舍”创造竞争优势203
人生要以事业为基础205
13.进退维谷207
我要读学位208
风云突变210
我已是过河的卒子213
事态更为复杂214
终身的愧疚216
我只能向前看219
励志篇十三我以我生为起点220
不要为自己找替罪羊220
客观条件不是决定因素221
14.在美国读MBA的日子227
阿克朗的学习生活229
餐馆打工的日子230
前赴后继闯美国233
励志篇十四人生兵法公式:“3+3=1”237
发觉自己的潜力238
人生兵法总钩架239
价值观才是最大财富241
结束语243
往事不堪回首
2002年暑期,我与纽约理工大学的校长查尔斯博士一起访问中国。他刚升任我们学校的校长,我知道,要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的教育合作,就需要他的支持,要得到他的支持,就要让他了解中国,而了解中国的最好方式是实地考察,“百闻不如一见”。所以,我设法安排了这次以联合国开发总署(UNDP)项目为名义的中国访问。
我们先去了北京,然后是上海,在那里的活动结束后,正式访问也就结束了。同行的杰夫和马教授还要再住几天,而我和查尔斯则第二天离开,他去巴黎,我直飞哈尔滨。按预先的计划,我将与美国GKV建筑设计公司老板理查德在那里相会。我介绍他参加了哈尔滨一个地产项目的设计招标,他要来提交设计成果报告了,那也是很重要的事。
我们在上海时住浦东的金茂君悦酒店,据说那是上海最好的超五星级酒店。设施极其豪华、现代,服务素质也很专业,两百多美元一天的房价,按纽约的物价标准来看,也是物美价廉的。
在离开前一天晚上,我到服务台落实第二天去机场的交通安排。我和查尔斯校长的航班不同,但都要清晨离开。前台的服务人员告诉我,酒店门前平时都有出租车等候,但若是太早了,就无法保证能及时叫到车。若要保证用车,可以预订,但要先支付四百元人民币。
我觉得那样的收费也太昂贵了,真有宰人之嫌。但为防止意外,我还是为校长预订了出租车,而自己就不愿花这个冤枉钱了。我就要第二天早上在大门口叫车,就要“以身试法”。尽管出差费用都是报销的,但我已习惯为学校省钱了。
第二天清晨,我退房后,走出大堂门口,服务生一招手,一辆出租车马上驶了过来。这就证实了我原来的想法:这样一家大酒店前,怎么会叫不到出租车呢?
出租车司机是一位中年男士,胖胖的,头发都花白了,说着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他帮我安置好行李后,就驾车驶上了前往浦东机场的高速公路。一路上,他很健谈,心情不错,可能因为载到我这个远程客,一趟车费一百三十多元,基本收益就有了保证。
当我们聊起社会形势,他就变得愤世嫉俗;开始抱怨了。他又告诉我,在今天的中国,办任何事都要有权,大家也都在利用权。就连酒店大堂的服务生,也以权谋私利。他们都向出租车司机收回扣。像他这样不进贡的,是载不到长途乘客的,而他今天能载到我,那则是例外。因为时间太早,饭店前没有别的出租车,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把这趟车派给他。
起初我只是以普通话与他交谈。可无意间,我发现我们是同代人,同是68届初中生,又同样地在“文革”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去了农村。我为之一震,马上改口说起一口流利的上海话:“阿拉(我)也是上海人。”接着,我说出了我的背景。
他也很意外,说:“可你看起来这么年轻,我都不相信我俩是同龄人。”接着我们又谈起了过去。当年我下放到江西农村,而他则去了黑龙江军垦农场。共同的经历,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时代共鸣。
他极其感慨地说:“可我们今天的身份是完全不同了,你是美国教授,而我只是个出租车司机。”
“那只是因为我运气比较好,”我想安慰他。
“不,那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