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页)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啊!
今日临时召来百官,为的就是这灭蝗一事。而今这灭蝗有了法子,李世民把此事交给了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便让百官们各自出宫了。
李世民待最后一人踏出了御书房的大门,便迫不及待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凑到了卓东来的面前,脸上还挂着涎笑。
“摆出这副怪样子来做什么?”卓东来眉头皱蹙,倒显得他十分不耐。不过,李世民一向知晓卓东来的为人,并不以为忤,反而越发凑近一些,只因为卓东来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性子。即使他对某些人真的是面冷心硬,也是因为这些人不是卓东来认为可亲可近之人罢了。
李世民也没有向卓东来表达什么歉意,因为他们二人之间,若是加上了一句‘对不起’,可不就生份了,因此,连辩解几句也无,只一味的涎皮赖脸,直至卓东来再受不住,端不起一张没有表情的脸来,便算是此事了了。
二人也是多年的兄弟情份了,即使如今多了几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也不过是让二人越发的有默契起来。卓东来看出李世民的那点儿小心思,也不点明,更不再提不进朝堂的话,但李世民却清楚,卓东来已然有了决定,骤也不再做那些过于明显的小动作了。
☆、第四十章
只要摸准了李世民的脉络,即使是贵为一国之君,也是很好哄的。
而对于卓东来来说,于前世时,他与还是爱新觉罗胤礽的李世民互为兄弟的相处了几十年,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对方欢喜什么,又讨厌什么呢?所以,要让李世民对卓东来是否要经常进宫伴驾一事,卓东来自有一套说法足以让李世民妥协的。
更何况,李世民从不愿意真正的勉强于他。
不过,此法要不要用,可还有待商榷。谁叫李世民在今天来了个先斩后奏,枉顾了卓东来的意愿,使其立于朝中重臣们的面前呢?!
都是在长安城中住着,若是卓东来仍如刚刚重生之际一般,几乎一直呆在大镖局内的梅院里闭门不出也就罢了。可是现在他为了江湖权势,以及武林盟主的霸业而奋斗着的时候,少不得一天到晚的在外头办事并拉拢人心,与那些重臣们在长安的大街上碰面的几率,可是极大的。
更何况这长安城说小不小,可说大也比不上这大唐的万里河山般辽阔。而卓东来,即使是江湖中人,却也难免会在有些时候牵扯上官府,可不就越发加大了碰面的几率?
卓东来前世仍为雍正帝的时候,没少被人在背后说些如刻薄寡恩、睚眦必报之流的闲话。
其中,固然有政敌如八贤王一党所泼的污水,可事实上,雍正也确实是有些这样的倾向的。
雍正处置贪官污吏的手段太过残酷,虽然是按着律法办事,可是与其皇阿玛康熙老爷子在晚年时的宽和,甚至还允许官员在国库内借款一事,可真是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就越发少不得旁人的说嘴了。
而雍正,与其说他是刻薄寡恩和睚眦必报,倒不如说他是几十年都在康熙老爷子的压制下,十分的憋着气。
等到好不容易头上的大山倒了,自己成了万万人之上,真真的成了可以当家作主的人之后,行事即使仍想如以往那般的谨小慎微,但到底因为地位的不同,使得心态变得有些放松起来。也因为行事再不像如以往有着诸多的顾忌之故,又有人百般挑拨,才以致于把把柄递交到了政敌们的手上。
而一国之君的政敌除了仍对皇位有觊觎之心的八贤王一党之外,无外乎就是那贪官污吏一流了。
而贪官污吏们被雍正罢官免职也就算了,还要被抄家以贴补空虚的国库,也就不能不让他们怨声载道了,更何况他们还有八贤王为他们撑腰呢。
只不过,雍正也并不真是残忍嗜杀之辈,除非实在是贪污太多,而其贪污所得之款项大多是赈灾之得,又工是沾染了无数百姓们的鲜血,使得民怨沸腾盈天,这才会下令当场斩杀。其余的,不过是交由三司会审,由得律法决定这些人是杀还是流放了。
可此举又显得雍正过于雷厉风行了,已足够让贪官污吏们胆战心惊了。
而虽然抄了家,可念其家中亲眷有老幼妇孺,雍正到底还是留了些伴身银子给他们权做日常生活的嚼用。可这么一点银子对比着以往的锦衣玉食,又如何能让这些享乐惯了的人物们咽得下这口气呢!
因此之故,少不得就有那些贪官污吏们怀着忐忑又侥幸的心理,四处散播着雍正的谣言,意图使其迫于民意怨载,而收起那些严酷手段。
可惜他们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