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页)
使后,开始进行了他的第一步计划。
大名府守卫着宋朝的北疆,直接和金国的边境接壤,在宋朝官吏的眼中,属于下三府,仅比定南府和平凉府强点,是个当官的都不愿意来的地方。梁中书为了升一级,在老丈人蔡京的活动下,才坐镇大名府。他是个精明的人,但没用到正地方,光想着调离和发财了,对地方和军队不闻不问。最近十几年来边关战事不断,他更是畏金如虎,一门心思想调离,换个上三府的地方当官,蔡京也在朝中帮他不住活动,要不是山海关总兵王进在,金人在三年前就打进关内了。由于连年的战火,大批流民涌入关内,青州也有二万多人,各地的官吏为安置这些人是大挠其头。
李江打的就是这些流民的主意,他和贾仁义商量后,把流民全部送到扈家庄去,由他来安排。
贾仁义表面上夸他为朝廷分忧,心中笑他是傻瓜。
但贾仁义还是乐于促成此事,由于流民安置不力,时常激起民变,他已经挨了上司好几顿训了。既然李江乐意这么干,他还可以落个勤政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很快,在青州知府发出的安民告示指引下,小小的扈家庄热闹了起来,陆续来了一万二千多流民,而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李江从中挑出3000人组成了民团,每日由武松和花荣组织操练。
其余的人安排在农庄和铁匠铺里,或者参加私盐的生产和走私,现在由于祝家庄被灭了,李江垄断了青州的海盐走私,正需要大量的人手。很快这里就热闹了起来,连祝家庄的穷人都过来了,祝老太爷一族横加干涉,被武松领着民团一闹,吓得再也不敢吱声了。很快李江的名声就慢慢传开了,越来越多的流民都来投奔。
这时李江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他手下可用的人太少了,最近一个多月来,武松、花荣、扈三娘和他一起练军,进展不大,这些流民一盘散沙一样,一个多月来,队形才走齐。
武松训练骑兵,现在他们有五百多匹马,同时负责教乡勇们练习拳脚和器械。
花荣负责训练弓弩手,李江给了他也是五百人。
扈三娘则管理士兵的编组、战阵等。
李江对剩下的二千步兵进行基础的训练。
而大量的生意需要打理,武秀儿、潘金莲、武楠全部去帮扈天德的忙,人手还是不够。
现在扈天德主要管私盐的销售、运输,扈家庄所需各种物资和粮食的采买。
潘金莲在扈天德那发挥了她的才智,对于管钱财她简直是天生的高手,所有的银两账目一笔笔清清楚楚,那里需要钱,该拨多少,她把归她管的三个手下指使的团团转,尤其是对各种东西的价格她更是敏感。有一个管事虚报了二十两银子的花头,被她愣是打了二十皮鞭的家法。之后,扈家庄的下人再也不敢耍鬼了,她还管着扈宅的大小事务,用原来的管家话说,这大夫人实在是太精明了。
武秀儿负责乡勇的后勤给养,流民的安置,手下有四个人,一天天也是忙的团团转。
武楠则管理着青州府里的生意,三天两头的来回跑,和赵混等人混的烂熟,不时给李江带回一些朝廷和青州的消息。
扈家原来的管家扈善调去管理盐场和农庄,他是老人,对这些熟悉。
其他扈家的亲戚凡是有点能力的,都在李江新开的各种店铺里管点事,使亲戚们都很满意。
他们现在主要的来钱路子是走私海盐,扈家庄有七百多人,加上来投奔的流民,李江要养活将近一万五千人,扈天德只有二百多亩地,加上买的三百亩地,每年产的粮食连自己吃都不够,每天买粮食的钱和每月的军饷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必须要想个办法了,李江决定去汴京城看看,就在他要走时,发生了一件事。
江州城宋江宅
宋江一把抓住阎婆惜的头发,骂道:“贱妇,为何要出卖我?”
阎婆惜拼命挣扎着,口中也嘶叫道:“你这个黑矮子,三天二头的和你那些狐朋狗友交际,从来不顾家里,你当你是富翁吗?老娘跟了你,都一年没坐新衣裳了,呸,和我凶什么?有本事你就杀了我。”
宋江颓然的坐下,松开了阎婆惜的头发,心中一时如乱麻。
阎婆惜冷笑道:“瞧你那熊样,连个女人都不如,老娘就是敢作敢当,亏你还是什么河北二江之一,什么及时雨的,有不屁用,能当钱花吗?我呸。”
宋江叹道:“一日夫妻百日恩,罢了,我也不与你计较了,你以后自求多福吧,我得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