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4/4 页)
老姚一哽,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但现在也不是和气生财的时候,就把炮火转向了正确的方位,倒是没敢再叫名字了:“陈工,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管他们算过一千遍还是一万遍,有多确定出的1000高,但给的是600,那背后的一切都不用解释了,只会越描越黑。
陈西安很坦然的承认了这个错误:“我们给的确实是梁高600,这点我没什么可辩解的,我们钱所也没找过借口,大家都看在眼里。”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他们用600的梁高算不过,而我用600的梁又算过了,这其实不矛盾。总包、顾问和我们包工的计算模型,是以整个采光顶都完成以后的荷载算的,而我的模型,是根据事故发生的时候,现场的完成度来添加的荷载。在有风荷载作用的情况下,我们都是忽略自重的,影响结果最大的因素,就是他们的是封闭体系,而我的不是。”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把采光顶看做是一个塑料袋,他们用的是全新的,我用的是上面破了几个洞的,在风中拉起来,手指会感受到拉力,相当于我们的承重梁。他们的塑料袋会鼓起来,我的也会,但风会从洞里穿过去,在座应该没有人会觉得破洞的袋子带来的拉力更大吧?”
陈西安环视了一周,发现大多数人还是赞同他的,他笑了笑,说:“当然,这个比方只是方便大家理解,不太严肃,不过我的计算是没有问题的,有算法有规范有公式,欢迎查证,有疑问的,我们可以找专家论证。”
施工队被他的塑料袋给绕懵了,老姚脸色难看,只能抓住最后那根救命稻草,反复重复:“这个我们不懂,只能随你忽悠了,不过你们的梁就是给小了,你们别想推卸责任。”
这种“我不懂我不听我也不管,反正错的就是你”即视感把钱心一酸爽得直想笑。
施工队是不打算聊了,陈瑞河只能出来打圆场,他说:“陈工,你说的很有道理,举的例子也很容易懂,但这东西毕竟只有你一个人算过,你说是这样我就相信你,但别人没我这么信任你,这怎么也得得让第二个人验证一下吧。”
陈西安点头说:“可以,陈总可以请信得过的懂行的朋友来验证。”
会前放下话说没有结果不散会,陈瑞河一时想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