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页)
“大冬天的,守在这里,不冷吗?”
“真是城里来的妞,不知道俺村里人的苦楚。谁愿意冷呵呵地守在这里啊?不就是为了能吃上点腥味吗?”
毓秀便不再问,那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不知怎么冒出来。以前的感觉是诗中美妙的意境,现在,倒为那蓑笠翁感到悲哀了。
但好奇心还是促使她没完没了问下去,把二姐笑得前仰后合,连从她们旁边走过的人也侧目而视。
“这水从哪儿来的呀?”
“上面的水库呗。”
“干么非要一年四季不停地流呢?”
“这个……我也不知了,反正自打修好这条渠,它就从来没停过。”
几乎是一问一答,不觉间来到了公社驻地。
原以为来得够早得了,可熙熙攘攘的人流把毓秀都吓了一大跳。
“不是集市都取消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人?”
这个,二姐也不好回答,她只听说,上面是有过这样的文件;但她更明白一个理,没有了集市,很多事都不好办呢。而今天,是多年延续下来的山会的日子,没有禁止的时候,人更多呢。可这,怎么跟毓秀说?其实,她自己也说不清,反正,每到这个日子,她都会来看看,不图别的,也图放松一下心情。
她们转了半条街,才走到邮局门口。相比热闹的集市,这里显得冷清了些。她拿出汇款单和村里开具的证明,接过两张十元大钞。心思了一会,又递回去一张。
“同志,能换几张小面额的吗?这个太大了,花不出去。”
工作人员尽管冷着脸,但还是接过去,兑成一张五块和五张一块的。
“要毛票吗?”工作人员没有抬头,扔出一句话。
“不用啦,谢谢!”
走出邮局大门,二姐看出,毓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毓秀也数着指头,买这买那说了一大堆,最后特别加了句:“再割二斤猪肉回去,好好开开洋晕。”怪里怪气的声调把二姐逗笑了。
“在城里的时候,是不是天天开洋晕啊?我们农村穷,只有过年才吃点肉呢。有时,一年养了一头大肥猪,收购站逼你非得买二斤肉,哪舍得啊!一斤七毛,二斤就一块四,能干好多事呢。如果再软磨硬泡,可以换成猪下水什么的,一样的钱,可以多得些。弄回家,煮上一大锅,左邻右舍都犒劳犒劳,也就跟过年似的。”
听着二姐的说笑,毓秀不觉心生悲怆,城里人过日子不容易,农村人就更难啦。看看他们穿的戴的,基本没什么替换的。可他们又是那么满足,个个喜气洋洋地。而自己,却总是那么无望,只有过去,没有现在,更谈不上未来。
吵吵嚷嚷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有人大声的呼喝着。原来又来到集体最热闹处了。其实,农村的集市也蛮有意思的呢,什么样的交易都有,不像城市,粮店是粮店,菜组是菜组,想买齐全了,非得跑五六个地方不可。
快要走到尽头了,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毓秀突然觉得自己的肚子咕噜咕噜叫起来。偱着香气望去,一个人站在凳子上,口里大声喊着:“热包啦,热包啦,刚刚出锅的全肉包。五分钱一个,五分钱一个。”
是够香的,她拉住二姐。
“咱也吃一个吧!”
“五分钱,可贵着呢。”二姐犹豫着。
“我请二姐吃肉包,二姐过年的时候再请我。”毓秀故意调侃她。
()
她们挤到前面,吃肉包的人并不多,看上去大多是大人带着孩子。孩子嘴上手上尽是油,一副副满足的神态,而大人们则在旁边咽着唾沫。
毓秀掏出一块钱,紧紧攥在手里,还未近前,一个小女孩的身影一下子吸引了她的目光。
小女孩手脸脏兮兮的,正贪婪地直视着热气蒸腾了包子。
毓秀脑海里立即闪过另一个小女孩孤苦无助的影子。
“那不是小燕吗?她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第四十章 小笼包
二姐和毓秀挤近前,小燕一直呆呆地扶着一根圆木朝着那个固定的方向。
二姐蹲下身,牵住小燕的手,关切地问:“小燕,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你娘呢?”
小燕这才把目光收回来,四处打量着。
二龙老婆正在不远处跟外村一个妇女说着什么,看到她俩,告别一声,走过来。
“二姐,赶山会啊?!”又没话找话地对毓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