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县令(第2/3 页)
默无闻的崔捷音在书院里更加深居简出。
无论是晨昏昼夜,她都呆在自己小小的房舍里读书练字,极力减少自己出门的时间。
因为一出门,保不准会遇到张驰他们。
为了减少相遇的概率,崔捷音就连自己的一日三餐,都特意拜托了金台书院门口的小摊轮流给自己送干粮来。
虽还是上午,但日光已经足够耀眼,在草叶上发着光。
她匆匆穿过小路,要去书院后门拿自己今日份的干粮。
竹林前的那间小屋,门上依旧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和那天自己探查时的一样。
那天一等到天明,崔捷音便装作晨起锻炼,有意转悠到小屋前,想要进入其中看看。
不想,门上的锁虽老旧,但依旧结实,她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撼动铜锁分毫,只好无奈放弃自己强行进入的想法。
一连蹲守了两夜,奇异的是,崔捷音再没在小屋前看到过人影。
屋子里也安安静静的,仿佛就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废弃的房舍。
越是如此,崔捷音便愈加笃信,金台书院的奥秘,就隐在其中。
只是自己还需要等待下一个时机。
“崔公子,今天我特意给你带了梅干菜的炊饼,里面还加了点猪油,可香了。”卖炊饼的赵二隔着一道院墙,热情道。
“赵大哥如此心灵手巧,我倒是有口福了。”崔捷音踩着石头,顺利拿到对方放在墙上鼓囊囊的油纸包。
“客气啥,”赵二爽朗地笑,“那你回去继续好好读书吧,哥要回去继续卖饼了。”
他的语气真诚不似有伪,手里的炊饼滚烫,崔捷音的心也被温得滚烫。
虽然自己只是在他那里预定了未来一整周的炊饼,但对方却好像把她当成了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客户一般,认真相待。
不仅每次都准时送餐过来,还悉心叮嘱自己要认真备考——俨然是把她当作是自家弟弟照顾。
“对了,”赵二原本远去的声音又逐渐靠近,“差点忘了!”
“有什么事?”崔捷音还没离开,二人索性直接隔着院墙聊道。
“明日我可能没办法亲自来送饼了,”赵二有些不好意思,“我已经跟隔壁卖碱水粽的阿婆说了,让她明天替我送饭来。”
“赵大哥有事?”崔捷音问道,“不知小弟可否帮上一二?”
“不……好吧,或许还真是需要你的帮忙。”赵二本想拒绝,又低低地反悔道。
似乎是因为担心自己的私事会耽误崔捷音,一贯爽快的赵二反倒是显露出不符合他气质的扭捏来。
“赵大哥直说无妨。”崔捷音也承蒙了对方许多情,若是能够帮忙,自然乐意。
“你是读书人,能不能替我写一张字条。”赵二的声音透露出一种莫名的羞涩,更加令崔捷音摸不着头脑。
“什么字条?”她好奇道。
赵二欲言又止,嘿嘿一笑。
“我想要借一本书看看。”他小时也是略读过几本书的,奈何家道中落,没能继续读下去。
为了维持生计,这才沦落到如今需要走街串巷地去卖炊饼。
所以他一直都羡慕能够坚持读书的人,更何况还是像崔捷音这种风度翩翩,一表人才的玉面书生。
简直就是想象中,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
赵二知道自己关照崔捷音并不是全然无私心,他也想通过对方,多学一些知识,多长点本事。
这样,就能够距离想象中的自己,更近一步了。
借书?
幸好隔着一堵墙,赵大哥看不见自己脸上惊讶的神情。
崔捷音没想到,就连卖炊饼的小贩也有一颗谦虚向学的心。
没准儿对方也想参加科考呢。
“赵大哥想要看什么书,我替你转达给书院。”
“借最基础的《千字文》吧,我想多认些字。”赵二小时候还能够认识几百个字,但很快就都在生活的琐事中淡忘了。
“好,我等下就去问问书院,若是有消息了,就替赵大哥借了。”
崔捷音知道金台书院里有个藏书阁,但至于允不允许外借书籍,她还不是很清楚,所以话也不敢说太满。
听到她的话,赵二很是开心,“多亏有你啊!”
自己本来是看到城南书铺里正在招临时杂工,想着明天去搬一天书箱,或许书铺老板就能开恩让自己借一本书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