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的思想和记忆……
这具身体以前的灵魂大概是被方孝孺那句“不得好死”给咒死了……
居然会有这种事?
朱棣朝僧道衍望去,不由流露出一丝感激之色——刚才若不是道衍的狮子吼,朱棣可能会陷入精神分裂也说不定。他继承这具身体时,身体里还残留着一些明成祖的灵魂碎片。明成祖确实是历史上罕见的凶人,明明灵魂已经被当代大儒方孝儒的咒诅给弄得支离破碎、逐渐消散了,但是在这种绝无希望的情况下,那一丝残留的灵魂碎片仍然凭借永不服输的强悍本性,想要重新夺回身体的控制权。
别看明成祖是皇帝,但他支离破碎的灵魂却仍然是见不得光明的阴物,哪禁得起佛门阳气十足的狮子吼?!道衍大约察觉有阴秽附着在朱棣身上,于是使用狮子吼——道衍并不知道,正是这一声大吼,却把他原来辅佐的对象最后一丝生机也给吼没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道衍即便知道真实的情况没准也会发出这样一声大吼的——因为,道衍此人并不能以常理度之。他是明成祖登上皇位最主要的功臣,而明成祖登上皇位后,他却谢绝了所有的赏赐。他不恋权,不爱钱,甚至也不好女色。那么,道衍他到底想要什么呢?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功成身退,看似与道衍类似,实则不然。刘基毕竟是个理想有文化的文人,他帮助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退出政治中心,其实还是因为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缘故。退一步说,即便刘伯温是自己主动隐居,但他辅佐朱元璋选择的目的仍然可以解释为“让华夏子民摆脱蒙人的残暴统治,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道衍却没有这方面的动机。毕竟,建文帝同样是个好皇帝。他当政期间勤于政事,关心民生,恢复生产,百姓们并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唯一有所欠缺的就是在军事方面,仁懦的建文帝没办法和他那个强悍的叔叔相比。
综合各种各样的信息分析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道衍不恋权,不爱钱,不好女色,不为民族大义,不为百姓民生——他纯粹只是为了造反而造反!
所以说,这样一个怪人即便知道此朱棣已经非彼朱棣,也没准会出手相援——哪怕辅佐的对象已经换了一个灵魂,也总比眼看朱棣变成疯子因而不能登上皇位,导致自己的人生目标无法实现要强吧?
朱棣胡思乱想了一阵子,然后听到方孝儒结结巴巴的声音。
“此异象……未必是……天命所归……或许……或许是天怒人怨……”
一股强烈的怒气油然而生,朱棣正准备说些什么,却听见远远传来阵阵滚雷之声。朱棣倒没什么,夏天突然打雷下雨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只不过今天这两次打雷都赶巧正遇上他发怒而已——然而殿内其余诸人却不这么想——他们的脸上,全都象擦了白粉一样,没有丝毫血色。
朱棣理解他们的反应,毕竟在这个时代,封建迷信还是很有市场的。
翰林检讨胡俨因为过于紧张而扯断了玉佩的带子,玉佩掉在地上的声音令众人本已扯得极紧的神经更受摧残。结果殿内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太监再也支持不住,干脆晕了过去。
这时僧道衍向方孝孺质问道:“方先生,你也看到了:我主怒,天亦怒……这难道还不能证明天命所归!如今你还有什么话说?!”
听完这句责问,方孝孺的嘴唇蠕动了,半天却没说出一个字来。在道衍眼神的逼视下,方孝孺突然象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
在旁人看来,朱棣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方孝孺,但朱棣自己知道,他在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发了一会儿呆。
朱棣很奇怪,刚才为什么会对方孝孺产生那么大的怒气和杀机?
思考片刻,朱棣得出一个结论:明成祖的灵魂虽然消散了,但既然他的记忆被朱棣所继承,那么他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对朱棣产生一定的影响。
朱棣深吸一口气,将不安的感觉强行压下。
无论如何,如今控制这具身体的是自己,不再是那个杀人狂永乐大帝。所以说,绝不能干出那种诛人家十族的事情来。
尽管来自二十一世纪,不过朱棣并不完全否定酷刑和株连。有些已经犯下死罪的在逃犯会毫无顾忌地杀人,正是因为没有酷刑威慑所致——这种人的想法很实在:反正被捕后也逃不了一死,那么再多杀几个人又有什么区别呢?至于株连,向下株连和横向株连过分了些,但是向上株连却未必没有道理。朱棣倒不是认为子女犯罪后父母一定应该被牵连,但是在某些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