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民与统治者,其中一些是###教徒)、信奉###教的阿速人、钦察人、契尔克斯人、俄罗斯人与拜占庭人(他们都是基督教徒)。每个民族分占一定地区,有自己的市场。”月即伯汗统治时代(1312—1341年)是别儿哥萨莱城最繁荣的时期,人口达到10万以上。城内建有街坊,每一个街坊从事一定的手工业生产,有制造铁器、农具、青铜器的作坊,其中以制作皮革和毛纺品最为发达。城内还有规模较大的熔矿厂等。
金帐汗国与外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有俘虏,亦有当地手工业者和自愿从中亚、高加索、克里米亚,甚至从埃及等处来的手工业者。13世纪至14世纪时,在金帐汗国各城市已形成了具有世袭权的手工业者居住的街区。
拔都萨莱、别儿哥萨莱、兀龙格赤、保加尔、克里米亚等城市,是东西贸易的集散地。根据《金帐汗国兴衰史》记载,中国、中亚以及欧洲的商品都运到这些城市,通过这里再运往东西方各国。14世纪时,丹纳城与苏达克城享有同等地位,这里的贸易被威尼斯商人所操纵。克里米亚及其港口是联络东西方的枢纽,从克里米亚出发,到兀龙格赤,再转向河中方向,可到达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从兀龙格赤出发,通过草原,经讹答剌与阿力麻里,可到达大都(北京)及哈剌和林(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境)。还有一条通往中国的商道:丹纳—萨莱—兀龙格赤或萨莱—讹答剌—阿力麻里—甘州—大都,整个行程需要9个月。
贩马贸易在汗国的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钦察草原的马可以运往各国,其中以印度居多,贩马商队最多时可贩运6000匹。15世纪上半叶,钦察草原的一个商队向伊朗赶运了4000匹马,每匹马价值100底纳儿以上,从中获利达四成左右。
商人在金帐汗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13世纪和14世纪,商业集团——斡脱商,是汗的商业代理人,这种商人大部分与朝廷合股经商。斡脱商不仅投资于各种商业与手工业企业,而且还包办整个州或城市的税赋。斡脱商接近朝廷,谋取重要官职,并常担任使节。朝廷需要金钱时,则向商人借贷。
。。
蒙古的入侵,是阻碍?还是推进?(2)
金帐汗国的正统汗位由大帐汗国继承,但他的实际地位同于其他汗国。1472年,阿合马汗发动了与莫斯科公国的战争,战争以阿合马的战败而告终。1480年,阿合马再次出兵进攻莫斯科公国,强迫其纳贡。由于阿合马的同盟军立陶宛大公未能如期出兵援助,致使阿合马到乌格拉河后撤兵,回到伏尔加河下游时,被诺该帐汗国人杀死。蒙古人对罗斯公国的统治到此结束(统治时间长达240年)。
俄罗斯民族的专制国家意识最初是从拜占庭获得的。俄罗斯人之所以接受拜占庭基督教,除了在文化上与拜占庭有共同的东西外,主要是看上了拜占庭皇帝对宗教和世俗国家的绝对权威和豪华的生活。在建立国家制度方面,俄罗斯统治者最初是吸收了拜占庭的专制集权型的政治制度,但在基辅罗斯时期这些制度还很不完善。莫斯科大公从金帐汗国的绝对权威中,进一步获得了绝对专制权力的概念,从而大大加强了军事统治和军事制度(八思哈制)的概念。此后,俄罗斯总是按蒙古方式来发展军事、土地和政治制度,并逐渐形成了以农奴制为基础、以军事化编制为体制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它还发展了拜占庭的宗教服从国家,而国家忠实于东正教信仰的政治关系,把宗教完全置于国家管理监督之下。
俄罗斯国家是围绕莫斯科建立起来的。莫斯科公国的壮大,俄罗斯最后以莫斯科为核心的统一,应该说是蒙古统治的“功劳”。俄罗斯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认为,“罗斯围绕着莫斯科的统一,至少有一半是鞑靼人的功劳。”在这些学者中,对蒙古统治持“功劳说”,反对“破坏说”的当属流亡国外的“欧亚主义者”。“欧亚主义者”从政治需要出发,对蒙古统治和统治的后果大加赞赏。他们坚持说,俄罗斯是个“欧亚国家”。而这个“欧亚国家”正是因为有了蒙古统治才形成的。因为正是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欧亚地域才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世界。他们还认为,“蒙古在俄罗斯的统治是很宽容的,无论是什么宗教,什么神灵,什么文化,它都能容忍。”有人感叹:“俄罗斯万幸的是,当它由于内乱而理应衰亡之时,它落到了鞑靼人而不是其他民族手里。”他们的结论是:“俄罗斯国家的缔造者不是基辅大公,而是成为蒙古汗王继承人的莫斯科沙皇。因此,莫斯科王朝是以新的躯壳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