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2/4 页)
书画山河 第二百九十六章 技高一筹?
世人之所以常常把隐身术套在忍者头上,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而这种原因,在楚邪看来实在有些可笑,因为他们所用的隐身术完全是得传自中国的五行遁术。
五行遁术和五行之术并不相同,五行之术讲究的是阵法之道,而五行遁术却是隐匿之道。
五行分为金木水火土,而世间万物也尽归与这五行之内,五行遁术就是利用这金木水火土五行达到隐匿的效果。
金遁之术:使用金属的器具发出声音及光线来欺骗敌人逃跑的忍术,人类都有一种本能意识,在面临一件事情时,这种本能意识就是最先反应在脑海中的,而金遁之术就是利用了人类的本能意识,给敌人造成错觉而达到忽然消失的效果。
木遁之术::将利用树木及草逃跑的一种忍术,在野外而言,木无疑是最容易利用的东西,比如利用超凡的身手,快速藏匿在树叶之中,在一般人眼中,就如同忽然消失在眼前一般。
水遁之术自然不用说了,一个高手可以轻易的做到在水中闭气十余分钟,而且身上还携带着各种灵巧的工具,以供他们在水下生存。
火遁之术比较常见的有利用毒烟来阻挡对方的视线,至于其他的倒没要记述。
土遁之术是五行之术里面最为复杂精妙的一种,可以说任何一个稍微特别一点地地形。都可以用来达到隐匿的目的,一个凹处,人爬下之后就能伪装成一块石头,停止呼吸如同死物一般。
可以说,五行遁术只是利用了五行中的物资,而达到自己隐藏的目的,真正的隐身术是不可能存在地。
这种五行遁术虽然起源于中国。但在中国却从未发展起来。因为中国人受文化地影响,在武林人眼中,这些不过是末流之技,尽是一些卑鄙行径,完全拿不上台面。而传至日本,却被他们视若珍宝。最终演变成忍者的看家本领。其实追究根源,就连所谓的忍术也是在中国起源的,日本现今的忍术只不过只占了其中的一个方面罢了。
中国汉代地五行术,后来传到日本。忍术的概念是由姜太公首先提出并写在《六韬》之中,随后孙武、张良、韩信等相继对忍术理论进行了完善。此时忍术也基本形成了权谋;形成;阴阳;技巧等几部分构成的雏形。
忍术中的四字真言“风林火山”出自《孙子兵法》;九字密印密印出自中国东晋的道教典籍《抱朴子》,《抱朴子》中关于九字真言的这篇属于咒禁,原文是:谓“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
前面所言,都是楚邪在武当山时空暇之余观看的武林历史所看到的记录,能被武当派收藏。这些言论纵然不全也相差不多。
而刚才那名身材矮小之人的动作也完全符合忍者的行为,内力只能称上末流之人,但依楚邪所看,他发挥出来地实力却足以与一名三流高手想抗而胜负不定。
在桌子上的资料被对方无声无息的拿去之后,楚邪并没有马上跟上。对方地行动虽然匪夷所思。但却完全不能瞒过他。这样的忍术楚邪可以轻易的直接凭借气息锁定,对方所仗纯粹是隐匿之术。而并不是依靠速度,以楚邪的轻功追他,实在太古容易。
楚邪之所以没有在对方动手之时擒住,是因为他的目地并不是为了抓对方地人,而是为了救林绯儿。对方要等到验证资料真假之后再释放林绯儿,不管是楚邪还是林平真他们,都不会相信对方的话地,之所以交还资料,是因为对方以林绯儿的性命威胁,这样由不得他们选择。
只要能够找到对方的人,在楚邪看来就是救助林绯儿的希望,所以在对方的身形消失在茶棚之外后,楚邪在身形一晃,跟了出去。
等楚邪到了外面,那名忍者已经在百米之外,忽然向旁边一转,瞬间消失了踪影,楚邪心中并不惊慌,因为他能够感觉到对方并没有离开,当下举步跟去,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看似与旁人一样闲庭漫步,却眨眼间已经身在百米之外。
楚邪走向来那个忍者消失的地方,对方忽然迎上来一位上身穿着一件紫色风衣,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短裙,脚下蹬着一双白色长靴的的长发女子,身上还挎了一个时尚的手提包。
那女子抬眼看了一下楚邪,脸色陡然一变,急忙低下了头,紧接着再次抬起,脸色已经恢复了平常,身形摇摆着向前走去。
楚邪抬眼向过道之中看了一眼,举步走了进去,在进去之后,楚邪看着空空无人的小道,嘴角浮上了一丝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