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4 页)
,而泪水也不知不觉的留了出来。
一个人最大的痛苦不是历经磨难,而是对自己的过去无从得知,沈寻影自己虽然并不是对自己的过去一无所知,但却像是残缺了一块完整的记忆一样,又像是有两个人生的记忆,而自己却只能记起一个,对于另一个如果毫无印象也就罢了,偏偏那个让她一无所知的记忆在主导着自己的思想,这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若不是那个主导思想的记忆,为人与众不同,对世事看的极为淡然,为人处世开朗明了,一个人独来独往在世间游山玩水,倒也有几分逍遥,可能早就无法忍受那种折磨了。
而现在听着楚邪向她叙述她的郭姐姐的人生,和他的经历,沈寻影脑中虽然无法回忆起,但每当听到楚邪叙述一件过去的事情时,在她的心中就会犹如响应一般浮出一段记忆,然后再次沉寂在脑海深处不可寻,心里已经一千个一万个肯定自己就是他的郭姐姐了,但独独却不能把那份记忆留下。
沈寻影看向楚邪的目光也不由自主的多了几分温和和亲切,自己这样算不算得上也有了一个知音之人,心灵上算不算得上有了寄托
书画山河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今日得见心中惜!
邪缓缓停止了话声,轻轻伸出手为沈寻影拭去脸上的道:“郭姐姐,以后能不能永远的感觉好孤单”。
沈寻影闻言,泪水再次止不住的流了出来,楚邪的感觉何尝不是自己的感觉,虽然她自己有一个完整的家,但在家中她却完全不能融入其中,而甘愿一个人浪迹天涯,只求得能够寄情与山水之间。
伸手轻轻揽住楚邪的头,笑着向他说道:“虽然我还不能记起你所说的那些事情,但姐姐也不会再让你一个人孤单的流浪的,以后姐姐陪着你浪迹天涯,如果厌倦了就寻得一处安静的地方,过着平稳的日子”。
纵观沈寻影所见识的男子,以沈寻影这样的性格的女子,虽然一路行来,相识认识的男子多之又多,而大部分男子在沈寻影面前表现的都是温文儒雅,若说世间好男儿自然也不少,但沈寻影对他们只是朋友之友谊,若说当真能让她从心中叹服的男子却从未见过一人。
之所以这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沈寻影的人生观与他们截然不同,沈寻影行事爽直而又有几分稳健,为人自主性很强,甚至比大多数男子更为有主见,而且她并不在意什么名声金钱,对她来说只要自己能够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这样的生活就足以让她满意。
而这样的要求却恰恰与现代的人生观想违背,大多数人从小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金钱名利而去,这是受全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价值观。所以说纵然那些人如何出众,名声财富如何响亮,这些都不是沈寻影在意的,甚至可以说有几分讨厌,因为在这样的价值观下,人们不可避免地待人处事就有种功利之心。
唯有前段所认识的王从云还有几分让沈寻影欣赏的地方,是较为欣赏而已。沈寻影现在地年纪虽然不大,但心态也许是受到了郭襄潜意识中的印象,已经极为成熟。看待王从云的目光自然也不同,至于感情更是不可能有的。
对于今日刚刚见到的楚邪,她更多的是受那深藏脑海记忆深处的影响,也就是郭襄的影响,心中自然有种亲切无比的感觉,有一种本能就想着去关怀照顾楚邪,仿佛习惯使然。
再者,沈寻影本身也是极为欣赏楚邪地,她自己就是心性淡泊之人。自然一眼就能从言行举止中看出楚邪和自己的性格极为相似,所以也有一种寻得知音的心情。与众不同注定就要比常人孤独地多,沈寻影自然也是如此。以她的性格想要寻得一知音之人,无疑难比登天。
这般两种有些矛盾冲突地记忆复杂的交织一起。对于楚邪的要求自然如同身临一般,欣然答应。
听到她答应,楚邪地脸上顿时露出狂喜之色。冲着沈寻影欢声说道:“我就知道郭姐姐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舍弃邪儿不管地。否则也不会在邪儿来到这里后。
姐姐你也跟了过来,姐姐你放心。邪儿无论如何也会治好你地病的”。
此时地楚邪,无疑有几分小孩一般的行径,所有的心事完全敞开在脸上,在他的郭姐姐面前,没有任何的防备之心。纵然而论,这一年来孤身生活的经历,让他成熟了不少,但在这原本根本不可能的时代与原本已经终生不能相见的郭姐姐相遇,这样的惊喜无疑是不可想象的,再加上楚邪自小对郭襄就有种特殊的依恋,此刻相见,自然比较痴缠。
面对楚邪的那庄重的承诺,沈寻影浅浅一笑,微微摇摇头:“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