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1/4 页)
按照杜聿明的性格,在占领四平,完成委员长的任务后,面对队伍一万多人的伤亡,一定会好好休整,向重庆要钱要人要奖赏
可是,这回,奇了怪了
杜聿明进城后根本没有驻足,只让其他部队打扫战场,他立刻指挥一军向北追击
一路尾随,死咬不放
经过途中间的几个战役,自治军又先后损失了五千多人
要,四平打了一个月,才伤亡八千多
要命的是,国民党部队就像长了眼睛一样,你跑到哪,他追到哪,随你如何乔装掩护,金蝉就是脱不了壳
自治军原来的各种撤退方案中,压根没没有渡松花江这一个
但是,此刻,硬生生被杜聿明追到了这里
如果不是蒋介石下令停止追进,两党回到谈判桌,自治军彻底趴下了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巧合,总之,历史给了**的东北大计一线生机
总指挥在想,副手们在想,参谋们在想,底下主要指挥员都在想
回事,老对手**这回那么反常?
换成以前,打打杀杀,哪有那么给力的?
即使你先给力,准头也没有那么好啊?
就在这个时候,大家忽然,那个斯文白净的张处长不见了
作战处长张志芳
撤出四平后,他闹肚子疼,开始跟着队伍走了几天
后来,请了假
再后来,大家好像都没见着过他
作战处长,司令部的核心中枢,掌握着自治军所有的军事机密
**开始并没有多想
太信任他了,这个红小鬼15岁就跟着,走完长征到抗大,从延安到东北,对他可谓信任有余,从不设防
光从这个位置,就能看出来了
很多时候,一旦形成战斗意图、战术打法,他往往只说一句:
“张志芳,你去办”
拍拍屁股就继续钻研地图去了
这句话的意思,张志芳懂,长了,纵队、师长、旅长也都懂了
所以,张志芳打到各前线指挥部时,没有人不,那是最高领导的命令到了
开始时忙着撤退,撤退途中还要组织部队阻击追兵,一边撤还要一边考虑下一步,所以没,也没有精力去考虑张志芳掉队的事
可是,部队到了北岸,安顿好了,这事就开始越来越提上议程了
到底是生病掉队,私奔,还是投了敌,事关重大,尽管地下流传的版本很多,但靠近首长的人谁都不敢乱议论,甚至不敢提到这个名字
张志芳,首长最重要的亲信之一啊
这回倒好,首长主动让查了,李处长听了心里反而一放松
他知不言,言不尽
乔向文仔仔细细,一一听在心里
“向文,这是大事,算是我们的一号任务了,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他,找到以后,立即向首长汇报,不要轻易采取行动,你,”李处长说到这里,手指指指胸口
乔向文明白他的意思,找到他是的事,处置那是首长的事
“加把劲,咱们都是山东来的,你这一炮一定要打好,也给咱山东八路军长长脸”
乔向文点点头,和李处长握手告别
纵队社会部的办公地点,是一栋两层的小洋房,原来是日本的一个情报机关住所
乔向文的办公室在二楼,最西面的一间
纵队社会部此刻算是人才济济,80多人
情报处的处长高阳,31岁,个子高高的,清瘦,是一名来自延安的破译高手,原来在军委二局机密一处,长期负责对日电报破译
由于电报技术尤其线电报在部队中的广泛使用,对上,对下,对外,对内,处处使用尤其在严重缺乏的抗日根据地,电报成为延安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道道电波在空中穿梭
一条条指令飞向各个战场
线电报的特点,决定了它传递的迅捷,但也为第三方的截收创造了条件
电报加密成为战争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
在正面战场武装对抗的同时,发送加密和侦收破译,另一场看不见的秘密战也在紧张进行
延安期间,高阳破译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电文,林总来东北时,亲自找二局领导商量,带来了他
文静,此刻担任着他的副手,也是一名情报高手
这会,他和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