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1/4 页)
乔向文听着严定军的这番满含感情的话,点了点头
这样的战士,这样的感情,如果说他是出卖情报,想把连同首长在内的人一锅端,确实情理上有点说不
但是,情理归情理,法理归法理
没找到证明的过硬证据之前,就算你是一号的警卫员,调查一点都不能少
就在他合起记录本,慢慢站起来的一瞬间,忽然,想到了,又坐了下来
中药
罗荣桓每天都离不开的中药他很多次去罗荣桓办公室汇报工作,都会闻到一股浓重的中药味,当归、地黄、杜仲、黑豆、人参、山药、益母草,每次罗荣桓都要向来人抱歉
山东军区的同志,早已经习惯了,大伙不但不会有意见,相反,加钦佩这位山东抗日领头羊的**操守和奋斗精神,那么重的病,多年如一日奋战在战斗的最前线,那需要多大的牺牲和勇气,不信你来试试
小严刚才意间说道,最近首长的身体不如以前了,由一天一顿药变为了一天三顿药,这不,就是这随口道出的一句话,被乔向文点小问题了
中药,必须要趁热服下的,冷的绝对不行,你懂的
滋补性的补药,一般都在晚间临睡前服用,吸收好啊
对付胃肠疾病的中药,那是必须在饭后服用,饱暖的状态下可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和破坏呗,是药三分毒,这是规律,中药这一点加明显
至于肾病啊、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饭前饭后倒是问题不大,但有一点,必须的,那就是你每天服用的得差不多,最好固定在某个时辰,这样,让身体慢慢调理成一种的代谢规律
军区大院的人几乎都,总务科专门有人每天帮书记熬药,然后送,一般都是在饭前,因为身体比较虚弱,如果没有啥特别要紧的事,罗荣桓午饭后都会稍微休息一会
问题就在这里
要不是吃这碗饭的,干这差事的,对任何事都保持高度的敏感,也许一听了之,这个耳朵进去,那个耳朵里随风飘走了
罗荣桓平时的中药熬制,大家都了,熬好热乎乎地送,或者去食堂喝,可是,这次会议期间,中药解决的呢,尤其是,警卫员小严刚都说了,一天三顿,一次少不了
在外两天,那么多次的中药是谁熬制的呢,热乎乎地给罗书记及时服用?
“小严,开会期间,罗书记的中药是谁送去的,罗书记还是每顿都喝吗?”无错不跳字乔向文看着小严,突然问道
小严的回答几乎没打疙瘩,好不提防地接口道是我啊,开始在红旗村,后来去了小李庄,都是我熬好给首长拿的啊”
“你熬的?”
乔向文显得很诧异
这个回答真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首长在外,警卫员就是保安兼着保姆了
可是,乔向文还是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头
哪里呢?
这个念头盘绕在他脑子里,又点着了一根烟,吸了两口,轻轻吐出
烟头上的火星一闪,好像点着了他脑子里某一根神经中枢
蓦地,他想出来了
“你会熬中草药?”
理了理思绪,乔向文一弹烟头,很随意地问了一句
山重水复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心里刚才猛地咯噔了一下,脑子里快闪过罗荣桓办公室里的那股浓浓的药味,和他那张和善沉稳的脸
严定军没有注意到乔向文的表情,他憨憨地一笑,其间不几分自豪:
“那两天,都是我熬的,首长还说味道不呢?”
顺着他的话,继续扯开,不动声色你这手艺是以前就会的,还是临时拜师傅学的?”
“七八种中药,那太复杂了,需要有学问,以前都是由食堂专门为首长熬制的,可费事呢”
罗荣桓的肾病,那在军区不是秘密
他常年的服用中草药稳定病情,是军区干部的,谁都
除了这些,乔向文还,为罗荣桓熬药的,是总务科的同志,每次熬好了,就会饭前端,或者在他食堂吃好饭后端,请他服下
童鞋们,如果你是侦探,看到这里,你有木有一点点问题呢?
眼睛闭起来,想上一分钟,如果还没有头绪,那就跟着江湖下去
“小严,,这次外出开会的事情,你和几个人说了?”
乔向文心里有了底,开始单刀直入
小严一愣,脑袋摇得货郎鼓似地,来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