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明:“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一起,先来之凭单退,后来之单不接。”表示此
后既不卖画,也不刻印,其实有些知交友好来求,暗地里依然操刀弄
笔、照刻照画不误的。齐老给汪氏两方印章是由北平篆刻家代求的,
刻好之后,李苦禅恰在此时登门请益。齐老那天兴致不错,把印章何
者宜篆何者应隶,以及篆隶的刀法的运用有何异同,洋洋酒洒说了半
天。过没几天,名医汪逢春回苏州省亲,笔者跟陈半丁在舂华楼给他
饯行,座有于非阍、寿石公、李苦禅、王梦石、徐燕荪几位篆刻书画名
家。李苦禅说出这两块田黄印章凝光澄练从未见过,加上齐老的精心
杰作,这种旷世奇珍,居然归于豪猾奸宄一代巨憨,未免可惜。大家相
顾而叹,认为这种绝世珍异,汪逆绝难久享。果然过不多久,汪因体内
弹锈损及心肺,飞往东瀛就医,开刀后因遭美国飞机不停轰炸,终于死
在箱根的地窟,这两对百年不遇的珍宝,也就从此下落不明厂?陈兄
所得这方印章,以尺寸、纽纹、色泽、光润,加上木人边款,显然就是汪
氏那方田黄无疑,可惜另一方阳文小篆名章,不知流落到何处去了。
世交阮晋卿,是阮芸台太傅的裔孙,对于金石审定,出自家学。抗
战初期,他就携眷毅然远适异国,侨寄巴拉圭,在亚松森开了一间小古
玩店,经他多年惨淡经营,现在已经颇具规模了。去年暑假来台观光,
他把历年搜集的不准备出售留供自己把玩的各国圭玺钱贝、佩玉悬璜
都制成五彩幻灯片,将近百张,带来台湾让我们给他鉴赏一番。其中有
一方田黄,阳文小篆刻着汪精卫名章;一对狮纽鸡血石印章,高四寸,一
方刻阳文“汪兆铭之章”,一方刻阴文“精卫私章”。前者系籀文,后者刻
小篆。阮兄说:“有人告诉他两者都出自名篆刻家陶伯铭之手。”
我看前者气韵高、笔势壮,可能是陶氏作品;后者妄生圭角,运笔
亦欠流畅,恐系别人假借,似非陶氏所作。图章用北平琉璃厂所制五
色锦囊装着,我曾以此照片跟此间几位篆刻名家推敲研究过,大家也
都认为后一方坚壮有余,神采不足,不类出自陶氏之手。那方田黄汪
氏名章跟陈紫峰所有正好~对,大家也公认是齐白石手刻印章。经名
家鉴定,确非凡品之后,阮兄对这三方印章更是特别珍惜。他回到侨
居地之后,立刻将这几颗印章送到当地有外汇交易的银行收藏起来。
他希望有一天香港陈紫峰先生跟他一同,把所藏那方田黄印章捐
献给博物院,我想紫峰兄爱国,对于把有历史性的文物公之于众,也不
会甘居人后吧!这件事,将来我一定设法促其完成。
北平天下第一泉
北平人常说,要喝好泉水,那得属玉泉山的天下第一泉啦!济南
的珍珠泉、杭州的西泠泉、焦山的江心泉、扬州小金山第六泉虽然都是
中国名泉中佼佼者,可是若论甘洌澄明和水质比重之轻,玉泉仍应位
居第一。在北平的西北郊区,太行支脉宛若一条蟠龙把这一带名山胜
水连绵修亘纠绕起来,蔚为千百年的帝都。其中顶出名的山有三处,
那就是瓮山、香山和玉泉山。瓮山后来改名为“万寿山”,也就是有名
的颐和园;香山则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玉泉山虽然比较小了一点儿,
可是北平城里如三海、什刹海,凡是可供观赏的素湍清流,无一不是源
出玉泉呢!
侯榕生女士于1981年四月间再度遄返内地探亲,返美之前,顺道
来台。有一天在她中和的住所——观音堂——约了凡位文艺界的朋
友小酌,酒酣耳热之余,她说:“这次在北京西郊访古,去了趟玉泉山,
往昔浑如跳珠溅玉、雪练翻空玉泉之源,已经干枯,至于以往引进北京
的几条水源,全都改道,由西山一个新挖的水库接替供应了。”
在北洋政府时代,所有北京名胜古迹全归内务部保管养护,像三
大殿、颐和园、玉泉山都是有门票收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