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纷到来,记者们蜂拥而至,报端常见独家采访 喜峰口将士的新闻、故事。大学教授慰问团,商界慰问团,世界慰问团等等,闹得这喜 峰口不似战场像会场。
这儿光说了喜峰口,长城各个关口情势怎样?其实战争最残酷的不是喜峰口。且看, 日军进攻所用兵力,他的主要师团西羲一师团,坂本正右门师团,中村旅团面向的是古 北口。古北口的中国军队是徐廷瑶将军指挥的中央军十七军。此时,古北口已经被日军 占领,战线在口内南天门展开。黄杰二十一师、关麟征二十五师、刘戡八十三师陆续上 去。起初是关麟征二十五师在第一线,被打残了。黄杰第二十一师顶上去,换下第二十 五师。第二十一师被打残了,刘戡的第八十三师又顶上去,换下第二十一师,可想战事 如何。另外界岭口、冷口的战役也都打得非常激烈。这只能另篇介绍了。
舆论制造者们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煽动起来“胜利”热潮,致使人们只知 道喜峰口中国军队打了胜仗,似乎其它关隘也是如此。甚至一个上海妇女界代表团到前 线慰问将士只知道喜峰口大捷,而不相信古北口、界岭口都打得激烈。就在国人浸润在 一片胜利的喜悦之中,日军陆续突破了冷口,兵出喜峰口侧背,守卫喜峰口的将士不得 不放弃关隘而后退,继之古北口被突破。守军全线退却。退至昌平、高丽营、顺义、通 州、香河、宝坻、芦台一线,已是平原无险可守,距离北平最近处只有25公里。
此时,张学良已经引咎辞职到上海的国人医院戒烟(鸦片)去了。代替其担任北平 军分会委员长的是军政部长何应钦。何应钦常和军政要员在交际花杨惜惜家研究军国大 事,此时得知战线已溃到通州附近,非常惊慌,手足无措,别无他法,只有和日本人签 订城下之盟,于是速派代表到西羲一师团司令部求和。5月24日签定了卖国耻辱的“塘沽 协定”。
日人得胜,为什么这么容易接受签约?请看关东军作战命令“473号”:“热河为满州国之领域,但隔一长城之河北,则系中华民国之领土,在该领土上, 本军无行动之自由……违反国策,贻误大局……”
其实日参谋本部及关东军司令部都不准许日军越过长城。日军显无后劲。中国将士 用命,可是中国方面为什么失败?宋哲元将军曾大声疾呼:“为什么我们30万大军打不 过5万日本军?”这个问题只能留给中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学问家们研究。蒙辱的协定, 给不服从军纪的日本武士下了台阶,使越过长城的日军摆脱了尴尬,助长了少壮军人们 的侵略气焰。
长城各口战役中,日军死伤约6000人,中国军队死伤多少?说不准!请看下面记载:“时事日报”二卷二期载:各军死伤失踪之数达6。5万,徐廷瑶一军损失最大,几 达65%。
中国政府通知美国大使馆,谓:中国战役损失达3万人。
这两个数字差距太大!
屈辱的“塘沽协定”之后,华北局势是否平静?日人既得垅复望蜀,情势如何,众 所瞩目。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 第二章
政客武夫叛乱长城抗战之时,察哈尔省兵力空虚。日方也不断在察蒙边界蠢蠢欲动,只因兵力不 足没有翻起大浪。宋哲元调兵去平东以后,把权力交给副军长佟麟阁,由佟代察哈尔省 主席。
冯玉祥在山西汾阳被阎锡山解除软禁之后,到了察哈尔。冯大帅这个人爱国心切而 又好动,趁着察哈尔防御空虚,中央军大部还在南方“剿共”之机,在察哈尔举起了察 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大旗。凭冯大帅昔日的威望及爱国将士的支持,振臂一呼即集聚 了10万大军。这10万大军包括方振武、吉鸿昌二将军带来的较正规部队和佟麟阁带领的 二十九军留部外,其他是保安团、义勇军、军官学校学员,还有一些反正的伪军蒙古骑 兵。其主要将领就是佟麟阁、方振武、吉鸿昌等。
当蒋介石、何应钦得知此事后,蒋明确表示只有一个中央,和在中央领导下的军队。 批评其不得“擅立军政名义”。何应钦是驻北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对他来说,就不是声 明呼吁的问题了,他要采取行动。当时,庞炳勋第四十军也在平东参加长城抗战,在仙 安、蓟县、马兰石门等地打得不错,曾给日军迎头痛击。蒋介石与何应钦考虑再三,决 定将庞炳勋的四十军从平东撤出,电令其向张家口进兵。
为什么偏偏要令庞炳勋去进攻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呢?这也颇具中国用兵特点。
原来庞炳勋也是冯玉祥旧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