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4/4 页)
,包括郑大章 的骑兵师、特务旅、三十七师、三十八师各有部分部队,还有后勤、工兵和后来新建的 军官训练团、军事训练团等。各有所属,并无统一指挥。南苑兵营四周虽部分地方有寨 墙,但四周均无堑壕工事。如单纯做训练场地,倒也无妨,一旦战起,必然遭殃。后来 全面开战,日军主力首攻南苑,战事惨烈,致使北平城失守。其二是军部缺少一个现代 战争的重要机构,就是军事情报处。敌人的军情没有来源,就是有来源也没有应有的机 构处理。反之,二十九军在南苑情况及一举一动,日本浪人通过他们在南北小街的活动, 了如指掌,他们把南苑兵营画了详细地图,连某房中住几个士兵,简历情况,都记录在 案,更不用说装备物资、马匹、武器、兵力调动等重要情况。其三,要立即着手建立军 官训练团,集中失业的军官,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培养中下级指挥员,改造农民士兵, 以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这一切都要从0开始。
话说两头。日本在华北增兵以后,中日间的危机空前严重。华北地区已经遍地是导 火索,不知何时哪根点着,大战即起。请看:1936年5——6月上旬,日向华北增兵。
5月初,日军在丰台大建营房。
5月30日,宋哲元就日增兵问题发表谈话。30日晚,宋哲元在武衣库私宅召集秦德纯、 张自忠、肖振瀛、冯治安、刘汝明、赵登禹等研究对策。
6月26日第一次丰台事件。
7月9日大沽口冲突。
7月22日天津金刚桥事件。
9月18日第二次丰台事件。
10月南苑冲突。
第一次丰台事件:冯治安三十七师一部分军队由张家口调丰台驻防。26日上午9点左 右,几个士兵在离铁路不远的地方放马,一列火车驶来,汽笛长鸣。那些从蒙古草原上 弄来的军马,还没有受过现代化生活的熏陶,不习惯铁路附近的环境,有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