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页)
宋哲元回乡1936年12月12日,北平。
北平学联组织“一二·一二”示威游行,以声援绥远抗战。
北平当局善意劝阻,未成。决定于景山与学生对话。宋哲元准备到场。
在学生队伍向景山集中途中,宋哲元乘车与学生队伍相遇。
学生高呼:“拥护二十九军抗日!”
宋下车向学生要传单。学生围在他身旁,向他说明示威目的。双方进行了诚挚的对 话。宋听了学生的申诉,面带笑容乘车离去。
下午,宋因故未能到景山。
秦德纯与学生见面。学生高呼:“拥护二十九军抗日!”
“拥护秦市长领导救亡运动!”
秦德纯在讲话中对学生说:“诸位是爱国的,二十九军也是爱国的,二十九军爱国心是不让于诸位的……国家 最重要的东西是民众的力量。”
当晚,张学良电宋,速派代表赴西安“共商国事”。
13日,宋召开高级将领幕僚会议。
宋作了最初的应付:一、即日电张学良以国家为重,务请保护委员长安全,国事应由国人解决,一切问 题从长计议。
二、为免除猜疑,引起混乱,复电何应钦,说张学良是被共党包围而叛变。
三、为杜绝日方提出共同防共要求,宣布加强防共。
四、为保护东北军眷属在北平住宅及人身安全,决定立刻派人分门别户进行访问, 嘱咐他们切勿出门,少来往,以免发生意外。
13日、14日,致电军政部长何应钦,及行政院代院长孔祥熙,同意他们的戡乱主张, 但不公开指责张、杨。
后来,通过派员赴南京了解到何应钦等企图以武力讨伐张、杨,乘乱夺权。
冯玉祥力主政治解决,遭严密监视,冯暗派邓签三、韩多峰北上,转告宋小心说话, 宋悟,求以政治解决。
12月16日,南京空军轰炸了陇海铁路沿线的渭南、华县。地面讨伐部队亦已开进潼 关,大规模内战将一触即发。
17日,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宋氏兄妹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进行谈判。
21日,山东韩复榘发出“马电”,称赞张学良的行动是英明壮举,并通知张学良、 杨虎城,他的部队“奉命西开,祈勿误会”,但,电文中未说明奉谁之命。
“马电”引起南京政府军政大员惊慌。何、孔等怀疑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