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荣心满满的。
墙倒众人推!
杨大夫家的下等田,只得卖7两银子,可是比平常价儿都低了足足将近有二两。杨大夫家有不少地,都是抵债抵来的,村子里的买得也是心安理得。
钱氏给田慧买了一亩中等田,一亩下等田,共计十七两银子。钱氏还借了田慧二两银子。
原本还不用这么些银子,郑氏原本以为下等田卖了,再卖上几亩中等田就差不多能凑齐了,只是,光是下等田价儿就低了二两银子。
轮到中等田的时候,村子里的自然也不肯多出了银子,况且闲钱买地的,也就那么几家人。后来还是郑氏到里正那儿去哭诉,中等田才卖上了十两银子一亩,就这价儿也不算是高了!
钱氏也买了一样的,都是紧挨着田慧的。“回头,这地儿我家就顺带着帮你一道儿种了!”每回农忙,钱氏的两个女婿都会过来帮忙,不过,女婿却是不会种田的,都是请的短工来的!
村子里都道钱氏好福气!福气好不好,就看农忙的时候了!
不过钱氏也是个有本事的,光是俩闺女都嫁到了镇上,媳妇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娶进门,还能有银子买地的,可是羡煞了旁人了。
就因着这,钱氏的妯娌,田慧原先的婆婆,柯氏,就是百般地看钱氏不顺眼。
柯氏也算得上是旺家旺宅的,不过跟钱氏一如既往地旺比起来,柯氏的旺有些不靠谱了,这两年更是走下坡了!
不过钱氏生的俩个好闺女,自然过年过节地没少补贴娘家。
不过钱氏也是疼闺女的,就说田慧送的那三匹缎子,一看就知道并不便宜。自家怕是连穿的机会都没有,俩儿媳妇就提议给大姑小姑送去,她们在镇上也穿得上。
俩儿媳妇都知道大姑小姑过年的时候一人给了五两银子给钱氏。就冲着这份儿,俩儿媳妇也有心讨好大小姑。
钱氏爽快地应了,不过还是留下了一匹,让俩儿媳妇各做一身衣裳,压箱底也好,没准儿那一日就能用得上。
田慧拿着地契,小心地放好了。呼,终于有地了,唉,又欠银子了……
交了银子,杨大夫自然是低调地回来了。
杨大夫家整日地关着院子,阿水娘就是怎么喊也都没能把人给喊出来,气得她是一路骂回来。
“要不去找慧娘试试去?”阿土娘给出了个主意。
阿水娘也不是没想到田慧,只是,都是听说,万一看错了呢?
“你杨大夫都能放心了,还能不放心慧娘?我瞧着慧娘是个稳重的,会就是会,不会就不会,她也没啥招牌,也不怕咱去砸了她招牌,就光看着圆子哥俩跟阿水能玩得上,慧娘就不会瞎说!”阿土奶奶拍案,就这么定下了。
听婆婆都这般说了,阿水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
一家人抱着阿水去钱氏的院子里找慧娘去了。
要找慧娘,去钱氏那儿准错不了,如果连钱氏也都没见着,多半田慧还是没下山。
果不其然,田慧正无聊地坐在钱氏的屋子里嗑瓜子呢。
知了来意,田慧收起了懒骨头,给阿水瞧瞧。
“无事,小孩子过年的时候吃得有些多了,积食消化不良。不过就是有些时日了,去买个二两高粱,二十颗红枣,高粱炒黄红枣去核炒焦,研成末,一日服五钱,一日三次即!”
阿水娘愣愣的,田慧以为是自己说得太快了些,没说清楚呢,复又慢慢地又重复了一遍,只是回头阿水娘仍是愣愣的。
“怎么的,有问题?”田慧不解地扫了下众人的脸。
“没,想来我那儿媳妇怕是没想到药方子那么简单!”其实她心里也有这疑问呢。
田慧了然,“阿水还小,小孩子能少吃药就尽量少吃!”
阿水奶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那诊金要多少呢?”平常小毛病找的杨大夫,也都是十几文,几十文的诊金。只是田慧并没有挂牌子看诊,她也不晓得应该给多少。
田慧倒是被问愣住了,“我又没做什么,我也没药能给你,给什么诊金啊,赶紧问问别人有没有这些东西就成了!”
听田慧这般说了,钱氏也就帮着说了。
婆媳几人出了钱氏的院子,阿水娘才道:“娘,这有没有用的啊,高粱红枣,咱家就有着呢!”
“就这俩样东西还能吃不什么不好的来?我看你是瞎操心,赶紧回去弄给阿水吃吧,把阿水放我屋子里去,我看着他!”
阿土娘一直看在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