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页)
朕已经把他关进了北镇抚司大牢,等待秋后处理。可言官们不干呐,你把锦衣卫千户关进锦衣卫的大牢,那跟放假有什么区别?不行,必须要把他拉出午门,当着百官的面杖毙!
这下万历的脸真是挂不住了,朕都退让到这种地步了,你们还想得寸进尺?!
于是又是一纸圣旨下去:朕已经严禁朱一刀终生不得任朝廷命官,已经断了他的政治前途,此事到此为止!若是再有人胡言乱语,拉出午门杖毙!
这样也行,大家琢磨了半晌,觉得这个圣旨还算对得起大家。那朱一刀当不成了官儿,也就不能接近皇上了,对自己对大明也就不再有什么影响了,这也就罢了!今年看来是个好年呐,皇上接二连三地败在自己的手里,言官们在朝廷的地位一下子是水涨船高!各方大员生怕这帮爷吃饱了饭没事干骂自己,于是纷纷对他们进行各种拉拢:你要骂,别骂我,我给你找个人,让你好好骂——原本应该独立于朝廷独立于官员的言官们,一下子就被人为地分了派系,这对于言官们的团结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打击,也为后来万历轻松地控制他们打下了伏笔。
这场牵动了大明上下的风波就以这样一个戏剧性的结果结束了。唯独申时行一个人坐在内阁大殿里,愁眉不展:皇上只说终生严禁朱一刀做官,可没说严禁朱一刀参军呐?他不还是可以当锦衣卫的千户,还是可以带兵么?这和没说有什么区别,大家都被欺骗了!
不过这会他已经不敢去找万历上书了,他知道,皇上一步步的退让只是表面现象,也许下回就不会这样了,而且现在皇上也不可能再退让了,如若自己再度上书逼人太甚,那朱一刀没死,自己却被拉出午门杖毙了!不过没关系,自己紧盯着那朱一刀,不让他再轻易地影响皇帝就行了,他就不信了,自己堂堂大明首辅,会不如区区一个锦衣卫千户?这个小毛孩还能斗得过自己?嘴上连毛都没长齐!
但是申时行千算万算,却算错了一件事情。其实这回皇帝并没有输,仅仅是在表面上退让而已。言官们嘴舌够毒,脑子却也不笨,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一件事:皇上虽然下了圣旨,可那圣旨上只说会在明年考虑,却没说明年就办呐!万一皇上明年反悔了找谁去?可如果再让皇上重新下一个圣旨说明立太子的时间表,很显然是不可能的;再说了,那朱一刀不能当官,总能阉了当太监吧?!
得想个办法敲打敲打皇帝,而且还不能留把柄,之前几次斗法言官都没有人受到任何处罚,这次也得如此才行!想来想去,大家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目标:申时行。
没办法,谁让你是首辅呢?皇上身边出了佞臣,你内阁首辅又怎么脱的了干系?骂完了皇上,收押了朱一刀,也该你首辅大人承担责任了!
可怜申时行当了一辈子的老好人,圆滑了一辈子,挖东墙补西墙了一辈子,累死累活,临到退休却让人给狠狠地玩弄了一把。
一封名为《论辅臣科臣疏》的奏疏被送到了内阁,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申时行没有尽到首辅的职责,不仅让皇上身边出现了极为危险的佞臣,而且压制言官,使得正确意见无法上传天听,不能得到正确的执行。申时行必须要为自己的错误做出检讨,付出代价。
这封奏疏的作者,是南京礼部主事汤显祖。
万历遣人给朱一刀送去了上好的金疮药和美味可口的饭菜,以慰劳他这一段时间替自己背的黑锅和挨得打。朱一刀很欣慰,原来皇上还真没把自己给忘了;李进忠更加高兴,自己这回可真是攀上了一颗大树!在这期间,他已经得知,李莲雄被发配到了御马监去喂马,新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有着良好声望和人脉的魏朝。这不就意味着自己的春天到了?他和魏朝还是有着一定的交情的,当初为李杰做事的时候,李杰因为与魏朝私交甚笃,没少让李进忠帮忙办事。
魏朝对于心思灵动极有眼色的李进忠也非常满意,不时在李杰的面前说,你可是收了个好儿子,怎么我就没有遇到?
可惜李杰失势的时候,魏朝为了保全自己一句话也没为他说。但是这并不妨碍自己去找他啊,等到之后放了出来,一定要去拜魏朝为干爹!只有这样,在东厂有魏朝,在锦衣卫有圣眷正隆的朱一刀,自己虽然还是个小太监,可还有谁能跟自己比?这真是文官们常说的那句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李进忠越想越兴奋,看朱一刀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要说发达,还是这个朱千户才发达,背靠着皇上这棵大树,谁也弄不倒他,连进**还给他送来这么多的饭菜!可怜现在这大明朝,谁能有这样的待遇?
远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