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页)
该可以重用。他不是说自己不喜欢做官吗,现在看来他也确实没有这个心思——一个从南洋回来的人最应该考虑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像那些饱读诗书的废物一样,整天琢磨着做官。看来只能逼他了,没关系,等他到了一定的位置,自然会有人逼着他不断地往上爬。
官场是什么?官场不是你想上就能上,想下就能下的地方,在很大的程度上,你都是被别人逼着往前走,因为你不能后退,也没有退路!这是一条不归路,自古在这条路上就从来没有过归客!功成名就之日,人生顶峰之时,你唯一的退路,就是死亡。姚广孝真的退了?他并没有退,当他听说成祖已经掌握了天下,稳定了天下之后,他就做出了一个真正退出的归路:死在成祖的面前。
永乐二年三月十八日,姚广孝病死于北京庆寿寺。享年八十四岁。
所以朱一刀如果真的想退,也就只能选择,死在万历的面前。只有死,才是官场最终的退路,也是最后的解脱!
老朱觉得有人在看他,扭过头去却发现万历目光灼灼地盯着他,有些尴尬地打住了歌声,朝着他歉意地笑了笑,老朱以为这歌让万历觉得他有什么不轨之心似的。只是万历却开心地朝他裂开了大嘴。
朱一刀忽然觉得有些发冷,于是紧了紧身上的衣服。
第五十五章
到了京师,万历就不敢这么抛头露面了——毕竟见过他的人太多,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法子,黏上两嘬小胡子,把眉毛弄的黑一点,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朱一刀看到的时候都有些认不出来,更别提那些见过万历没几面的人了。
进了京师,老朱明显觉得自己眼睛不够用了。
当然,那些纨绔子弟们最喜欢去的,还是酒楼。据锦衣卫们说,几乎每天,都有一些豪门子弟在哪里畅饮作乐,所以也很容易出事。不过一般自家就可以“搞定”了,最关键的是商户们也不敢说些什么。不过有一些商户,和那些权臣们或多或少地有着不浅的关系,这些纨绔还是不敢太过放肆的。
有个锦衣卫插嘴说,其中有不少商铺,都是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亲属开的。但是现在世风如此,锦衣卫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锦衣卫也要吃饭不是。更何况有谁会喜欢没事去北镇抚司喝茶?
正说着,路前传来了大喊着避让的声音,然后十数匹鲜衣怒马般奔过的少年,兴奋地向城外奔去。丝毫不顾路边的商户和行人。这些都是那些官家子弟,有的还是皇家子弟,千万惹不得,惹了只能怪自己倒霉,就是告到京兆府也没有用,府尹也不敢管。一个锦衣卫悄悄地给老朱提醒道,还瞥了眼旁边直打瞌睡的万历。
朱一刀哑然失笑,这种事情,历朝历代一向如此,自己小心一点就是了。京师这种地方最不怕的事情就是比谁官大!扔块板砖,砸死十个有十一个都或多或少跟官家有关系。他不禁想起了在信阳县城,和秦霄的那次邂逅——不也是如此么?只是信阳县那种地方怎么能跟京师比!
到了一处很普通的民居,一个大汉警惕地看了看众人,直到江飞掏出锦衣卫的护符,又拿过来仔细检查了一番,才挥挥手让众人进去。老朱有些咋舌,这也未免太严格了吧?江飞回头解释到,这不叫严格,这叫规矩;既然定了规矩,就得遵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朱点了点头,锦衣卫发展到现在确实有它自己独到的地方,作为隐藏在黑暗中的力量,它所担负的职责就要求做任何事都必须要严谨,甚至一丝不苟到苛刻的地步。
“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就是锦衣卫的职责,向江飞他们这种,属于巡查缉捕;而在宫廷守卫,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基本上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所以他们一般很不引人瞩目。
其实先祖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的目的仅仅是卤簿仪仗,但随着他一步步地清洗跟随自己多年的开国功臣,给他儿子铺路的时候,却发现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使起来并不怎么顺手,而且有的时候还逆着自己走。所以干脆就提升了锦衣卫的功能,使其直接对皇帝负责。
于是朱元璋亲手创立了南北镇抚司。北镇抚司是只负责皇帝过问的案件,也就是诏狱。成化元年的时候增设了北司印信,意思就是一切刑狱都自己负责。它不仅有自己的监狱,还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这个功能其实是最恐怖的。
而且北镇抚司和其他机构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官员和成员不需经过科举,直接就在民间发掘挑选。所以很多犯有重罪之人,都愿意花钱想办法进入锦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