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页)
“静儿,你知道现在皇上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吗?”
“是先皇传的呀。”
“可是先皇的天下又是怎么得来的?”
司徒静眼睛闪亮道:“我明白了,这就是师父说的朝代更替。我知道,先皇的天下是从前朝的君主手里夺来的。”
静修眼里的光尖锐起来,“也就是说,当时的一个臣子,不忠不义,弑主谋反,据天下为已有,手上沾满了血腥。”
“这就是师父说的大恶?”司徒静问。静修点点头。司徒静又道:“师父,你是从前朝过来的人,所以对这段历史刻骨铭心,是吗?你现在还在思念前朝对不对?”
静修皱起了眉头,“静儿,师父在跟你说弑君谋反这件天大的恶事。”
司徒静摇摇头,“师父,请你原谅,静儿不能像您一样设身处地去想那件事。我只知道每个朝代的更替,都会流血,都会有杀戮和死亡。每个伟大的开国皇帝原来不都是臣民吗?商汤,周文王,曹操,李渊,哪个不是臣子,他们的江山不都是夺过来的吗?可他们不都被称为圣贤吗?”
静修没想到静儿会说这么多,而且似乎有理,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司徒静又道:“师父,先朝已过去好久了,我们也不是皇室的人,这件事很伤脑筋的,咱们想多了不值。不如——”
静修打断她:“不,静儿,一个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有正确的善恶观。太远的历史我不管,我只说本朝江山的取得,那是最恶劣的窃国。你知道吗,前朝皇上有多么好,皇后有多么贤德。”
“才怪!”司徒静不以为然,“前朝皇上要是好得没治,这天下能给他弄丢了?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他要是得民心,谁敢造他的反?”她见师父无法反驳,又道,“师父,这事我也听爹爹讲过,前朝末期,皇上频用奸人佞臣,忠良受害,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别说了。”静修突然厉声道。
司徒静小声嘀咕:“不是这样吗?”
静修低下了声音:“那时的皇上是上了奸人的当。”
“所以嘛,他连好人坏人都分不清,这个皇上当得够差劲,丢了天下也没什么稀奇。”
静修生气了,“我不许你这么说。”
“好,不说,师父。我不这么说了。那个前朝皇帝只是可怜,只是窝囊而已。”司徒静陪着小心。
“你根本不明白。”静修叹起气来。
“本来嘛,我只是个小混混,懂不了什么。可是,师父,不管怎么说,现在的皇上肯定比你说的那个窝囊皇上强百倍。”
“胡说八道。”一提到朱允,静修的气又来了。
司徒静正相反,一说起二哥,口若悬河:“才不是。你看,当今皇上,就是我二哥,多英明,对百姓多重视。就说难民的事,亲自出马了吧。又命丞相从国库拿出钱来赈灾,现在的百姓有多拥护他。”
“拿国库的钱买好谁不会。”静修不屑道。
“你那个前朝皇上就不会呀。再说,我那二哥皇上,真的,师父,省吃俭用,舍不得乱花一文钱,穿的吃的也都是过得去就行。别看我平是总说他抠门,小气,其实我挺佩服他。自己带头节俭,怕给老百姓添加赋税负担。”
“他不过是为了他的江山。”
“你那老皇上是不为自己的江山,所以丢了呀。”
静修吼起来:“你不许用这口气说先皇。”
“好,师父,咱不提那个窝囊废。就说我现在的皇上二哥,不仅聪明,而且仁义。”
“假仁假义。”
见师父不服,司徒静又举例道:“师父,咱说良心话,皇上想方设法成全我二哥和文蔷,你说他是假仁假义吗?”
静修沉着脸,答不上话来。
“他这次想尽办法救我和白云飞是假仁假义吗?”
“他是别有目的。”
司徒静便问:“你说皇上有什么不纯的目的呢?”
“他对你好,不过是想让你进宫陪他。”静修一针见血,司徒静脸红起来。静修又道,“静儿,他们皇家用卑鄙的手段夺了人家江山,这种人家,你不可以和他们结亲。”
“静儿不敢苟同师父的说法。”司徒静慎重道,“天下惟有德者居之,谁有德,有百姓拥护,那就坐江山,有什么不可。”
“什么德,他们的手上沾满了前朝皇族的血。”
“就算是,那也是死去皇上的事,和我二哥无关。我二哥是个好皇帝。”司徒静坚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