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4 页)
有什么能让皇上愁眉不展,偏爱登高楼吹冷风求心里一个清净呐?”
“你啊,又开始不正经了。”
“少说,开始不正经认错了人的可是皇上。”
心里一个冲动又说错了话,我偷偷苦笑。
这人呐,为何认错了人还不止,又让自己的心跟他走一样错的路?除了自作孽不可活,以外还能说什么?
“哈哈,又说。”孟昶侧身大笑。
“那不说了。”我扭头,“你今夜在这儿是不是又想说自己生在帝王家,其实也是个普通人,也是拿城下那些闹事的普通人没什么办法?”
“我就说说,不行了?”
“不行。”我转头,很肯定地睁眼看他眼里的惊愕,“你现在想自己是普通人想得太多了,你是皇上,不能这么想。”
“。。。。。。。。你。。。。”
孟昶有些生气,因我难得如此这般顶撞他,大多时候都是顺应他的思绪,说些他爱听的,也听了能高兴的。
只是我皱眉,今夜不知是从哪儿来的气,心里一难受,难听的也脱口而出了。
我不懂,想做一个皇上的心上人,那是欲望。
但孟昶也不懂,想做一个普通人,那是妄想。
过几日,孟昶在城里发了一个布告,把他写的那些东西又念了一遍。
其中特别强调“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几个字,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安心,相信官府还是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的道理,也算暂时能让他们不去闹事了。
其实这根本只是一纸空文,只要君王不高兴随时可以化为废纸。可老百姓不一样,大多数都不懂得其中的厉害关系。一块牌坊,一块木匾,甚至是一句话,只要能说到他们心里去,他们就当宽心,安心了。
古来,佛家和道家都有类似的道理,他们相信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框架里面,要约束自己,制约自己,不可以越界,可相互矛盾的却是要忍受别人的越界行为。
现世中的每人都是在独自的框架中,而统领他们需要一个更大框架,这个大框架不可以越界,但却要承受里面所有人的越界。拿来解释天子和臣民的关系也一样,只要天子说狂了一句话,所有臣民就能联合起来推翻他,但臣民如果错了,天子则有本律法来杀一儆百,长此以往,必定不利。
可如果是对的,两相容忍,两相监督,也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那当然是最好。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此生还就真是在不断越界与不断修补间度过。
犹记,那日在锦官初见,孟昶认错了人,却不知道他这个越界的小错,已经影响到了我的往后。他破坏掉我那个苦心经营好的框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