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东望诸此――在柜山是北望诸此。从柜山到浮玉山,千余年过去了,渭河的土地形成,渭河道向东延伸,在浮玉是东望诸此,渭河水流向东方。
――彘――古猪字。“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犬吠,”也是猪的形象。猪,在柜山叫做狸力,一种动物两个名字,又叫豚。这是因为,在始族时代采集生存,逐食物而迁徙。就巫祠来讲,接受了不同始族的“朝拜”,保留了不同的方言。
――是食人――这是野猪,野猪是山林动物,说明浮玉山在秦岭的北坡。这是一块水草茂盛的地方,水草茂盛,引来了野猪,猪多为患,到了“食人”的程度。
读者是聪明的,一定想到了浮玉人就是千年前柜人的后代。柜人是浮玉人千年前的祖先。在柜山,“英水向南流注于赤水,”是说六盘山是渭河和洮河的分水岭,“东望长右”,是说六盘山的东坡,“北望诸此”,已经在山脚下,而“无草木,多金玉”是在山下的平地。这是一条始族人迁徙的路线。柜人源自六盘山山里,逐渐向东,随着渭河道的形成,来到了渭河边。在浮玉,描述了渭河道的一个弯曲。
(从柜山到浮玉山,这一经给出了详细的位置,能不能在今天的地图上找到?能够。打开地图,渭河的源头,沿河有:渭源,陇西,武山,秦安,天水,宝鸡几个市镇,柜山在渭源,浮玉山应当在武山附近。(秦安距武山七○公里,在秦安出土了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座大型建筑,时间是公元前三千年,这座大型建筑的主人应当是柜人的后代,秦人的祖先。)
“成山”:突兀孤立,是地下火留下的地貌。
“会稽”:是一片山地,在武山东,宝鸡南。这片山地发源了嘉陵江和汉水。以下几山也在这个地区。会稽也是禹治水神话的一个名字。羽山与会稽相距不远,是鲧神话起源的地区。
咸字在书中频繁出现,是秦岭的古名。咸阴,秦岭北。秦岭的名字有咸,华,秦以后称秦岭。
――阏之泽――从全文看,柜山和浮玉山都是伸进水域的坡地,这洵山也同样是。
从第八山到第十三山离开了渭河,在渭河南,出现了虖勺,勺水,溴水,列涂,洵水几条水,这是坡,沟交错的地貌,柜人的村落散布在坡地上。
――虖勺,滂水――大约是嘉陵江(或汉水)的源头。嘉陵江在宝鸡南。以上从第八山到第十五山是在从武山到宝鸡的一段山地。
“吴”:似“昊”字。少昊是秦人的重要崇拜。在这一经,吴字出现了三次。从始族时代到今天五,六千年,能够流传下来的信息不是很多。而且,这些信息呈“碎片”状,需要我们细心的“并合”。在后来的古书中,少昊是崇拜,是神,在这里显然是巫祠的名字。
――蛊雕――状如雕,像婴儿哭,又吃人,鹿吴山怎么会有吃人的水兽?分明是山地间和大湖的猛禽。
――是惟日次――日次就是日出,从宝鸡向东是大湖,叫做东海。“望丘山”,是说有土地露出水面,太阳从湖中升起。
这是一篇始族史诗的片断。文中说到了多水,无草木的地貌,说到了东海日次,这是渭河平原形成以前的地貌,柜山和浮玉山是范围不大的山间平地,这里水草茂盛,始族汇集,多种方言融合。柜人的分支走出了秦安地区向东迁徙,在嘉陵江的源头东望大湖的日出。史诗到此结束。
这一篇史诗向我们传递了宝贵的信息。
万年的中华古人汇合起来了4支著名的古汉语氏族。这4支氏族是夏(伏羲)人,商人,周人和秦人。夏祖先在山西,商祖先在太行山,周祖先在豫西山地(丹),秦祖先呢?柜人是秦人的祖先。随着渭河大湖的消失,秦人的祖先在8百里秦川繁育生息。
秦人是古汉语氏族,说古汉语。秦祖先说秦方言。渭河不是古汉语地区。秦祖先怎么放弃自己的方言接受了古汉语,走出这关键的一步?资料实在是太少了,无法知道细节。柜人的一支后代进入了黄淮平原。黄淮平原是古汉语地区。这是一条传播古汉语的通道。在古河道地区流传少昊崇拜,少昊是秦崇拜。少昊崇拜经由这一条通道在古汉语地区流传。从古汉语角度,对于来自西方的人口称作昊,称伏羲人太昊,称来自渭河的人口少昊。
柜人的起源人口能够找到。据考古,距今万年(和几万年)黄河土地的情况是:今天的渭河是一片大湖,黄河是一条海沟,渭河和黄河南北不沟通。在海沟北面有芮城人,芮城人的起源地区在山西南部。到了万年前,芮城人向西到达了今天的镇原,环县地带。柜人即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