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页)
是三姐是自家人,商量这事,有点那个,他决定,先去找大队长刘秃子。
这天上午9点左右,一般农村人家,刚刚吃过早饭,龙小井拿着自己的计划,来到了刘秃子的家。
一进入院子,就看到刘俊茹猫着腰在堂屋里刷锅,便知她家刚吃过早饭不久,刘秃子大概不会出去吧。
果然,龙小井刚和刘俊茹打过招呼之后,东屋里就传来了刘秃子的声音:“小井子啊,快进来,大冷的天,来烤烤火。”
龙小井从刘俊茹身边走过,闻到了农村刷那刚刚馇完玉米粥的大铁锅的独特味道,这味道龙小井是很喜欢的。当然,这里还少不了刘俊茹身上的气息,也是让他感到舒服的,本能使然啊。
龙小井直接进了东屋,只见刘秃子一个人坐在炕沿上,倚着被摞,半躺着身子,一边抽着旱烟袋,一边在想什么心事,炕上,放着一个大火盆,火盆里的暗火灰显然是刘俊茹刚刚从灶堂里挖出来的,还丝丝缕缕的冒着一点点烟。如果龙小井没有猜错的话,在这清闲的日子里,已经39岁的光棍刘秃子,少不了要想自己什么时候能续上弦找个好媳妇吧。
农村的冬天,外面确实是冷,不过刘秃子的屋子里觉得是比较暖和的,当然也少不了他屋子里的一种属于他的气息,说实话,这种气息不让龙小井觉得很好,那当然不如刘俊茹屋子里气息好闻了。
龙小井坐在离火盆不远的炕沿上,把手中一打纸递给刘秃子,道:“大队长,俺想了一个帮乡亲们家致富的计划,你看看行不?”
这时候,是1977年初,政治大气候有所好转,但还是政治第一。龙小井使用了“家致富”一词,也是故意的,想看看刘秃子对自己这个绝对是前的词,是个什么反应,对一个关键词的反应,就是一种观念的体现。
果然,刘秃子听到这个词之后,看了龙小井好一会儿,不过,他没说什么话,可能,这个词他听来新鲜,却和他心里深处所想的,合拍了吧。
龙小井手冻得冰凉,伸到火盆上面烤火,刘秃子专心致志地低头看龙小井的计划,刘秃子和龙小井的三姐一样,是个老初中生,对一般的文字还是看得明白的。
刘秃子看得很仔细,看到几页之后,还翻回来,再看看前面的,如此翻过来翻过去地看了好多次。
用了半个多小时,他才看完,直了直腰,长吁一口气,然后,在炕壁的砖上呱呱地把已经抽完的烟袋的灰磕掉,一边重新从烟荷包里往烟袋锅子里装烟,一边沉思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小井子,你这个计划,俺看了之后,觉得真是新鲜啊,一般的人,可是想不出来这个!要真是搞出来了,兴许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不过,俺说了俺的看法,你可别觉得俺扫你的兴啊,你这个计划,落实起来,难!”
一句话,说得龙小井心里一阵冒凉气。不过,好在他早已有这个思想准备。龙小井知道,自己搞的这个绝对在21世纪里也算是前的计划,拿到2o世纪7o年代里去落实,肯定会阻力重重。
不过,龙小井看准了一点,那就是村民们哪个不怕穷,哪个不想富,尽管在文革时期,有过越穷越光荣的思想潮流,可村民们饿了几年肚子之后,到了文革后期,便明白了,越穷越光荣的说法纯粹是扯JB蛋!
穷得揭不开锅,穷得找不到媳妇,穷得两眼冒金星,穷得一家弟兄几个穿一条裤子,连羞都遮不住,还***光荣?!
'今天家园要栽好圣诞树……呵呵。'
………【第072章 百畜园(二)】………
龙小井看得出来,刘秃子虽然嘴上说建这个百畜园很难,可他的心里,是巴不得在龙庄子建成这个百畜园的。百畜园,稍有头脑的人一想便知,这可是个前景极其可观的事业啊。尤其是对一个小小的龙庄子来说,真要是按照龙小井的设计把百畜园搞成了,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啊!
如果说,千百年来,家家户户自己养猪养羊养鸡养鸭是小打小闹的话,那么,让全村合力搞个百畜园,就是上规模的集约式经营了。
过去人们形容好年景的话语,叫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而现在要搞成一个百畜园,那还是“六畜兴旺”吗,不,是“百畜兴旺”啊!
龙小井看到,刘秃子在下意识地咕嘟嘴,这个动作,恰恰说明,他对这个百畜园,有着无限的向往。
只是,刘秃子的心里是矛盾的:既想搞个百畜园奇迹出来,又担心这种前人从未做过的事做起来太难,怕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劳民伤财一场梦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