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第3/4 页)
京师立国有四十来年,有军百万,但尚无一座培养武职官吏的武备学堂,因此,军官的素质无从得到提高。我刚才从你想办强身武馆突然想到,上将军,兵部想让你负责办一所皇家武备学堂,培养有前途的年轻军官,及王公贵族子弟中愿从军者,但不能办在你哪个桃花源,而要办在京师。”
刘芳:“遵命!大将军,要办得堂而皇之,地方小了可不行。”
傅大将军:“正好有个地方,很大。原是一位八旗旗主在京的大庄园,有两三百亩,里面有一座五进院落,带演武场,跑马场,我当时就有意识的留着,准备派大用场,一时想不起什么项目,经上将军提醒,我终于想到用途了。上将军,担这个担子,可以说是非你莫属。”
刘芳:“傅大将军,属下领命,我大清办武备学堂尚属首次,应打上皇家旗号,请给我个准备的时间,既然打上皇家旗号,只能给皇上增光,绝不能丢皇上的脸。”
傅大将军:“有个准备完全应该,我相信你会像你办的每个产业一样都一炮走红。”
刘芳:“我一定办它个开门红。大将军,明天谁带路我去看看未来的武备学堂。”
傅大将军:“我知道你准行,明天我们一道去。岳雷也去。从玉渊潭南面的莲花池斜插过去就到了。”
岳雷:“是!”
翌日,一行快马,辰时刚过便到了,过一个木桥便进入这院子的北门,大家绕到南面正门,开门而进,上面还悬着正蓝旗都统府的门匾,此院落建式独特,虽然坐北朝南,它第一进皆五间平层,二进五间三层,三进五间五层,正屋加三间两层望楼,形成高高在上的局面,第四进又是五间三层,第五进又是五间平层,大家在中间正房第七楼上一看,此院落并非在岛上,而好是夹于永定河和大宁湖之间的一块地,两头皆有很窄的出路与外界相连,朝门南为一大演武场,北门外为一椭圆形跑马场。总面积至少有三百亩,是个办武备学堂的地方。
刘芳:“大将军,大约每次招多少人?”
傅大人:“我想每次招一百人,分两个班次,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上课可分可合。”
刘芳:“每届学制几年?”
傅大人:“学制应是四年,三年在武备学堂,一年回部队任队目。”
刘芳命侍卫把正屋和厢房的面积丈量一下,他自己也趁此把房屋的质量进行估计,以确定对房屋的改造,房屋皆为砖木结构,木柱粗壮结实,承重能力很强。
刘芳:“大将军,我们是每年皆招一次生员或送走一届后再招。我好知道学堂生员最多时为多少生员。”
傅大人:“我也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些问题,干脆上将军提出个基本方案来,我们再找点人共同斟酌,我们都没有办过武备学堂,只能边办边摸索,边改进,逐步完善,上将军,都说你是智多星,你大胆闯个路子干吧,有问题我负责。”
刘芳:“大将军,属下遵命,我将尽快拿出个方案,然后大家一道斟酌,再报皇上御批。不过事前请大将军将办皇家武备学堂的打算给皇上讲一下,要得到他的首肯才行。”
傅大人:“这容易。明天早朝我就给他秉明我们的打算,我想他肯定会同意。走,回去!”
一行回去后,刘芳首先收集了唐宋元明有关武备教育的官书文献,逐渐明白了关于教育的一些规律,基本内容,怎么管理,开设课程,生员来源,教习聘请等。再参照清初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方案。
管世敦应刘芳之召来到京师,准备就山海关外三万亩的开发利用进行策划,看了这份方案后说道:“我们何不就武备学堂之事,问问让皮埃尔,这家伙什么都懂。”
刘芳:“要得,看外国的武备学堂是怎么办的。也可取长补短嘛!”
第二天上午,刘芳去到外国公使区,看到侄女正岚正在自家的门口。怀里抱着个小孩,于是喊道:“正岚,一年多不见,你娃儿都抱起了。”
正岚:“四婶。你什么时候来京的?尚品上朝去了。”
刘芳:“才来不久,我不找尚品,找皮埃尔显先生。晓得他在不在哟。”
正岚:“应该在,没见他出去。四婶,我去给你看看。”
一会儿。让皮埃尔先生便来了。
“管夫人,大驾光临有什么吩咐?”皮埃尔先生热情地说道。
刘芳:“我们兵部想办个武备学堂,特就这件事向皮埃尔先生请教。”
皮埃尔:“管夫人,武备学堂是干什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