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页)
。”
管世敦:“三哥,兄弟有个不成之请。”
管宇栋:“兄弟请讲。”
管世敦:“干脆举家西迁,这六千亩田由你先治成鱼塘,然后就归你管,作为我的渔业管事,工薪从优。从此免得四处劳作奔波之苦,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如何?”
管宇栋:“兄弟,你看来是大财主啰?”
管世敦:“是不是大财主我不清楚,我现有果树林四万亩,山地一万一千亩,水田七千亩,山顶草场至少两万亩,好像重庆府属各县还没有超过我的。三哥,我真心实意尊称你为兄,你想想,六千亩田改成水塘至少不会少于六千亩吧!六千亩塘养多少鱼,卖多少钱,三哥可能比我更清楚,跟着兄弟干,你绝不会吃亏。”
管宇栋:“我极愿跟兄弟干,但要举家西迁,我还得和你三嫂商量商量才定的下来。”
管世敦:“那是应该的,我在江陵最好的餐馆设宴招待兄嫂一家。与三嫂面商,如何?”
管宇栋:“行,江陵最好的餐馆是荆州西门的庄王楼。”
管世敦:“好!我在庄王楼恭候兄嫂的大驾。”
一会管宇栋一家就来了。管世敦首先向三嫂一揖:“兄弟见过三嫂。”
三嫂:“叔叔免礼!”
回对十分得体。只见三嫂略施粉黛,已极为漂亮。衣着以浅色为主,打扮得体。举止端庄,显然是出自大户人家。三嫂吩咐两个儿女见过叔叔,两个小孩也过来见礼,都显得有教养。这些使管世敦震惊,肃然起敬。
趁余大成去点菜之时,管世敦问管宇栋:“三哥,西迁之事可曾对三嫂讲过?”
管宇栋:“讲了,她也同意。我忘记了告诉兄弟,你三嫂也是四川逃难出来的。是重庆府涪州涪陵县人,因此,愿意回到重庆去。”
管世敦:“三嫂可能不知,在我庄园干事的人都是很愉快的,整个庄园我为主,庄园的内务由我二哥负责,外务由我负责,有几个大管事,负责农田的。负责畜牧的,负责渔业的,负责果木的,负责内务的由我二哥兼任。三哥三嫂去了,我修整一座院子你们一家住,如果觉得冷清。可住在一起,工薪从优。现在的管事每月工薪银二两,吃的基本由庄园供应。如果三嫂愿出来做点事,我亦可进行安排。三哥一家去了,毫无疑问,渔业管事非三哥莫属。六千亩鱼塘归三哥管了,三嫂可管管鱼饲料就行。不知三嫂以为如何?”
三嫂:“一家之主是你三哥,我是夫唱妇随。”
管世敦:“行了!再问一句,是马上跟我西行,还是让三哥先去看看再定?”
管宇栋:“兄弟,我是个爽快人,不愿拖泥带水,我信得过兄弟,大家一走了之。”
管世敦:“三嫂不会反对吧?”
三嫂:“既然你三哥同意西行,我也愿意西返故里,助你三哥一臂之力。”
管世敦:‘三嫂是出自有教养的家庭,谈吐不凡,看得出来,三哥是很重视三嫂的主张的。所以我一再征求三嫂的意愿,请三嫂勿怪。”
三嫂:“兄弟说的在理,一个家要同心同德才能兴旺,要一心一意才能发达,我明白兄弟的心意。”
管世敦:“顺便告诉二位,我家是一个大家庭,现在分在两处,我伯父我们喊大爸仍在遵义府绥阳县务农,也广有田产,我父亲是著名的郎中,现在重庆府道台衙门的街口处开有弘仁堂大医馆。我们第二代弟兄五个,大排行,大哥和五弟是大爸屋的,二哥随我北来巴县插占落业,三哥留绥阳管理庄园,我是老四,三哥三嫂可以称呼我四弟。我三哥极不喜欢城里,坚决不离开绥阳的庄园,我请了他几次他都不来。因此,三哥的位置在重庆就非你管宇栋莫属了。现在我想问的是,三哥现有财产怎么处理?需多长时间?”
管宇栋:“就像我身无产业一样,也无家产,这栋房子还是向一个远房亲戚租住的,包括房内的家具都是这屋里的。”
管世敦:“这就简单了,我立即去沙市打听后天有没有西上重庆的客船,如有,我们后天就走。”
管宇栋:“四弟,一切听你安排。”
午饭后出来,管世敦走了一小段,回过头来,看三嫂正用期望神色看着他,一只手在擦眼泪,三哥在解释什么。突然想到可能有什么为难之处,于是忙走回来,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递给管宇栋,说道:“你看我这人做事丢三拉四的,三哥要搬家,我理应给安家费,望三哥勿怪四弟记性不好,请笑纳。”
管宇栋接过了,三嫂也不擦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