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天时间,中国的先头部队就束装准备完毕。6月6日,从天津芦台等地调集的淮军以及天津武备学堂见习军官共计910人,由山西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领,乘坐火车到达大沽。下午6时,全军连同所带的九十余匹军马、4门金陵机器局造60毫米口径行营炮都登上招商局“图南”号商船,当日夜间7点在北洋海军“超勇”号巡洋舰护航下,作为先头部队在朝鲜牙山湾内的白石浦里登陆,中国驻日公使汪凤藻随即将出兵情况通报日本政府。两天后,直隶提督叶志超统率赴朝军主力淮军正定练军等部1555人在山海关一带集结完毕,携带4门87毫米口径火炮,分乘招商局“海晏”、“海定”两艘商船先后开赴朝鲜。与此同时,北洋海军的“济远”、“扬威”、“平远”、“操江”等军舰先后抵达朝鲜沿海,分驻牙山、仁川、大同江等各要害口岸,控制局势,保护侨民。一时间龙旗猎猎,水陆并进,这是中国自明末援朝战争以来,又一次大规模地用兵朝鲜半岛。
然而清政府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是,中国所采取的这一系列行动,其实堕入了日本政府预先布设下的圈套。对朝鲜半岛图谋已久的日本,从壬午、甲申两次事变被挫败后,就积极扩充军力,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机会再掀波澜,实现彻底控制朝鲜的企图。1891年发生的琵琶湖事件,又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对朝鲜和中国东北的贪欲。
仇日的东学起义发生后,日本政府判断这是挑起事端的难得良机。5月31日起义军夺取全州的当天,日本政府即以陆军大演习为名,开始紧急征集日本各港口的商船,预先做好运兵朝鲜的准备。次日,日本内阁正式通过出兵决定,国内开始进行总动员。6月5日更是设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战时大本营,东瀛三岛的战争机器已经完全开动起来。为将中国军队拖入朝鲜半岛,挑起战争借口,日本驻朝外交官员多次会见袁世凯,进行诱惑欺骗,积极怂恿中国出兵。
6月8日,就在中国总兵聂士成部陆军进驻牙山的当天,早有准备的日本随即派出先头部队登陆朝鲜,并不顾中朝两国的强烈抗议,长驱直入进抵朝鲜首都汉城四周,蛮横地宣称既然中国已经出兵,日本也有同等的出兵权力,并拒不承认朝鲜是中国的属国。此后,由日本陆军少将大岛义昌率领的兵力达七千余人的混成旅团也从本土出发,源源不断地登陆朝鲜半岛。至6月16日,日本混成旅团先头部队四千余人到达朝鲜,兵力上完全超过了驻朝的中国军队,而且控制了汉城、仁川等重要城市,势头咄咄逼人,朝鲜局势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剧变。
2、致远舰 邓世昌(摘自第二章 大海战)1
值得记忆和尊敬的是,在有些部位已经如同炼狱一般的“定远”舰上,为了制服炎魔而冒着生命危险在露天甲板上四处奔走抢救的人群中,除了大量的中国海军官兵外,还有一些外籍顾问的身影。这些洋员不同于传统中国近代史书籍中那些欺骗乃至欺负中国人的洋人,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外籍雇员群体表现出了高度的敬业和勇敢精神。大火燃起后,双耳已经在先前的炮战中震聋的德籍炮术顾问阿璧成(Albrecht。J)立刻奔向最危险的首楼顶部甲板,冒着有毒的烟雾和纷飞的弹片,与中国官兵们一起架设消防水泵奋力救火。
原本在主炮台上作战的英籍顾问尼格路士(Nicholls)也很快赶到这里,奋不顾身加入救火的队伍。在日本炮弹集中攻击的首楼顶部甲板上,尼格路士不幸被弹片击中倒卧在地,这位英国人知道自己受伤过重,坚决不愿进入救伤所包扎,要求留在甲板上和他的战友们在一起。生命即将消逝的一刻,尼格路士想起了远在英伦故乡的爱女,然而家庭团聚的天伦之乐已然只能是一场梦了,默默向同乡戴乐尔口述完对女儿的殷殷期望后,这位忠于职守的外籍顾问瞑目而逝,成为海战中第一位将生命献给黄龙军旗的西方人。“语及其女,及对伊之愿望,乃卒。”▲米▲花▲书▲库▲ ;http://__
正在司令塔内忙于指挥操舵,以使军舰尽量躲避日方攻击争取灭火自救机会的“定远”舰管带刘步蟾,猛然发现在他的左侧,广东人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靠拢了过来。排水量仅有2300吨,没有任何竖甲防护的穹甲巡洋舰“致远”驶到了“定远”之前。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今广州市海珠区),少年时因英语功底好,被选入了本不招收外省学生的福建船政学堂,为学堂第一期驾驶班学生。毕业后由于省籍原因,绝缘于海军留英计划,却因此在同学中最早担任军舰管带,具有了大量的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