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1/4 页)
“孙院正。我父亲怎么样?”看孙院正诊完脉后一直攒眉不语,在江氏频频的眼神下,顾照棠忍不住开口询问,虽然刚才沈清夕说可以治愈,但他还是有些不可置信的感觉。
孙院正捋捋胡子,说道:“深度摁压他的穴位还有些微的感觉,代表着他对强烈的刺激还有反应,应该是能治愈的,只是。。。。。。。。。”
听到说能治愈,顾照棠和江氏母子二人狂喜。就连顾思平都开始凝神听起来。
“只是什么?可还是有什么困难之处?” 江氏急切的问道。
“要治疗他的腿必须先去他体内寒毒,这个针灸,放血就是了。虽然耗时较长,但还不是最麻烦的,麻烦的是他的腿,当时接骨时接的不好,现在已经有些变形。要恢复的话却有些困难。”孙院正答道。
有些困难,那就是还有希望了?顾照棠想了想,又问道:“用针灸也不行吗?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有倒是有,可以用按摩的方法,看能否将骨头推回原位,这个下官也不是很有把握。”孙院正想了想。说道。
看着顾思平的眼神又一次暗淡下去,沈清夕想了想,开口问道:“孙院正。如果让顾伯伯的腿再断一次,然后重新接骨,这样是否可以比按摩来的更快些,也更有把握些?”
这个方法听起来有些离谱,沈大老爷忍不住开口斥责她:“休要胡说。孙院正在这儿,哪有你胡乱说话的份。”又转头对孙院正说:“孙院正。小女不懂事,您别介意。”
孙院正却双眼一亮,仔细的思索着沈清夕这个提议的可行性,“沈姑娘也学过医术。”是肯定句,而不是疑问。
沈清夕略福了福身,答道:“略懂些皮毛。”
能大胆的提出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建议,只怕不是懂些皮毛那么简单吧?孙院正心里明白,仍忍不住问道:“如果是沈姑娘,会如何治疗?”
沈清夕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然后答道:“如果是我,首先要温经散寒,去掉顾伯伯腿里的寒毒,先以昌蒲、艾叶、透骨草、伸筋草等药材煮药汤浴之,再辅以针灸,针灸要用温针灸才好,如此不间断,两个月则可以驱尽寒气,然后再开始治疗腿无法行走的病症,顾伯伯的关节已经有些微的变形,按摩很难恢复原位,为今之计,就只有再接一次,接好后加以按摩,不停的锻炼,则可以恢复行走。”
沈清夕言之有物,侃侃而谈,孙院正一边听一边点头,末了才加了一句,“药汤这个主意不错,如果能再加一味龙骨风,效果会更好。”
沈清夕想了想,确实不错,心下暗暗佩服孙院正经验丰富。
“对了,小姑娘也会针灸?”孙院正见她刚才提起温针灸,问道。
“嗯,略会一些。”沈清夕笑道。
这个小姑娘不错,要知道针灸之术可不是普通的大夫能掌握的,她一个小姑娘既然懂得温针灸,想必是用心研究过,孙院正知她谦虚,也不说破,笑了笑,继续说:“我从医数十年,倒还不如沈姑娘有魄力,我仔细想了想,你刚才那个断腿重接的提议应该是可行的,只是还要看忠郡王的意思。”
这个是自然,要知道断腿之痛,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顾思平这次反应很快,“只要我的腿能好就行,我愿意承受再次断腿之痛。”
顾照棠和江氏都没有说话,显然是支持顾思平的决定的,只江氏眼圈又红了。
沈清夕想了想,“到时我会配一些药给顾伯伯,能减少顾伯伯的疼痛,只是这接骨之事就要烦劳孙院正了。”
“应该的,能为忠郡王尽些绵薄之力是下官的荣幸,皇上说郡王是鸿朝的大功臣,特地吩咐下官可以经常来府上。”
经常来,那就无法天天来了,顾照棠有些许的失望,但随即想到有沈清夕在,想来也不会大碍。
孙院正看顾照棠闪过些许的失望,随即又看向沈清夕,也笑道:“忠郡王的治疗需要每日针灸,药浴,最好是身边有懂得针灸的大夫照顾着,刚才下官还担心,不能经常来府里,怕耽误了郡王的病,辜负皇上的重托,这下好了,有了沈姑娘在,倒解了下官的难处。”
呃,清夕这丫头竟然还真的能行?大老爷、二老爷有些许的意外,看的沈清夕偷偷闷笑。
江氏上前郑重的对着沈大老爷屈膝行礼,唬的他赶紧闪了过去,江氏是有正式封诰在身的人,顾思平又比卫国公高一个等级,他如何能受江氏的礼。
“有话嫂子尽管吩咐,何须这样。”大老爷一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