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1/4 页)
次日,府衙公布了万众瞩目的提调官名单,李佑不负众望果然名列搜检官之位。有交情的纷纷前来道贺,一时间门庭若市。
然而李佑没有得意多久,又过一日便风云突变。苏松分守道衙门忽然宣布,本次院试由石参政亲任主提调官,府署公布的名单作废。
消息传到府衙,立刻引起了群情愤激。这是一种不太正常的行为,院试由知府提调、乡试由巡抚提调,这是科举的规矩。分守道公然插手院试,是对府衙极大的蔑视。
然而石参政的理由也很强大——国家取士大典,贡生、吏员辈岂可为师法?
意思是你王知府自己只是个生员出身,李推官连读书人都不算,有脸去考秀才的院试考场当提调官吗?本参政作为进士出身就是堂堂正正的蔑视你们两个浊流了,谁又能说本官蔑视的不对?
第一百六十三章 才子落水记
第一百六十三章才子落水记
“阳谋,其他书友正常看:!此乃阳谋!”暴怒的李佑在王老知府面前咆哮。
阳谋是何意?王知府暗思,抬头看李推官表情狰狞,似是受了杀父夺妻的奇耻大辱。
让李佑愤怒的事情自然就是石参政的“此辈岂可为师法”。在他看来,那是公然的不加遮掩的蔑视!那是在全城几十万人前的羞辱!更深的一层含义是石参政以精英姿态对草根的嘲弄!
他李佑才不认为自己是草根!也不认为自己应该接受这份侮辱!更不认同石参政的自以为是!
作为一个双重灵魂,深深刻有这个时代烙印的人物,李佑虽然有时玩世不恭的大肆嘲讽八股时文,但内心深处也免不了被主流价值观感染,偷偷的与平民百姓一样艳羡进士举人这类成功文人的标志。
不然他为什么装拼命装诗人,一方面因为这是最简单快捷的扬名方式,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才子梦,从精神上去模仿文人士子形象,靠近文官士大夫阶层,书迷们还喜欢看:。
石参政今天这一手,好似叫李佑挨了一记闷棍,同时感到自己套上的外皮被扒下来了,浑身**裸的呈现在光天化日之下。不过也确实只是他自己的感觉而已。
要知道,李佑地位越高,越耻于提起自己的出身。所以在他眼里石参政可恶之处在于,屡屡通过揭破他的根底来作怪。上次还是小范围内的,只有几个府县官员在场,这回干脆就大张旗鼓的广而告之了。
或许是李佑上次骂人还击过于猛烈,反而有一点色厉内荏的意思,暴露了心理底细,导致石参政看出了端倪。找到敌人弱点后该怎么办?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的。
用当时王老知府的话说,李推官还是太年轻啊,只顾着肆意畅快,不晓得言多必失。
闲话不提,此时王知府心中倒是对李佑的怒气有点不理解,今天石大参这作为虽然令人极度不愉快,但也别无他法。人生就是如此,没办法时的办法就是忍耐,官场更是如此。至于要大发雷霆吗?发火有用吗?
殊不知李佑的心情好似老虎被摸了屁股,***被戳了g点,那是羞怒交加的。
“你且息怒,恼火无用。”王知府劝道。对于类似今天这种情况,他几十年来早麻木了,受啊受啊就习惯了,习惯到正常了。或者说,在国朝这本来就是个正常现象,清流浊流泾渭分明,正途杂途截然不同。
听了府尊的劝,李佑转头便走。正常的歧视他可以忍,这点肚量都没有,那就别做官了。但石参政这样已经不是正常的歧视了,是利用歧视来当做工具。
既然你自诩精英,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民粹,李佑恨道,其他书友正常看:。
王知府想起李佑素来的行径,又怕他气堵心窍失了理智,不禁担忧万分,在李推官背后叫道:“李佑!取材科举之事,万万不可捣乱胡来!更万万不能与石大参对面冲突!否则祸无日矣!”
话说分守道插手院试提调这事,属于不合规矩但合乎人情,而且是能引用另一套更大规则的人情。对此王知府选择了退让,没有上奏告状要说法,他知道自己告不赢。
以极端的例子比喻,一个市长心血来潮跑到正期末考试的学校,说是为了表达对考试工作的重视,要亲自去教室监考。合规矩否?不合。校长会同意否?肯定会。不同意会怎样?就说明你对考试工作不重视。
但要是高考,这个市长就不敢这样干了。同理,若换成乡试,打死石参政也不敢这样乱来。
虽然石参政推翻了府署的名单,但仍然抽调了府衙的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