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是,西方国家正积极援助西德,接收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关系紧张起来。在斯大林领导
的 30 年中,苏联国内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观念,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规律。谁要是对这一点表示怀
疑并试图改变,很容易被认为是离经叛道,是企图削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有意危害国家的国防。从 3月6 —13日,
主席团的成员在各个选民区的选民大会上所发表的演说,大多是在强调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意义。布尔加宁说:“重工业
是我们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它为一切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创造条件,并保证我们武装力量的加强。”莫洛托夫说:
“我们都记得列宁的遗训,重工业是繁荣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防的基础。”伏罗希洛夫也随声附和:“我们将继续发
展我们的重工业,使它愈益完备,因为它是发展我们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赫鲁晓夫在答英国贝尔纳教授问时讲得更
明确:“我知道,国外有人说,农业方面的新措施意味着苏联的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
的。我们并没有放松对工业发展的注意,我们并没有因为农业而牺牲工业。工业部门将继续根据拟订的计划发展。在将
来,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上。”
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力量,也由于赫鲁晓夫掌握党的中央委员会,国家的大政方针都必须由党中央委员会讨论决定,
赫鲁晓夫的报告一般来说也是党的决议的基础。马林科夫所提出的“迫切任务”自然就成为靠后的、不迫切的了。鉴于
农业政策上的教训,马林科夫为了改变自己不利的状况,在工业方针上组织了防御性反击。1954年,经济学硕士叶。卡
西莫夫斯基在莫斯科财经学院作了题为《论社会生产两个部类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的报告。另一名经济学硕士德。库
兹涅佐夫发表了《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进程中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专题论文。经济学硕士普。
穆斯齐斯拉夫斯基在《哲学问题》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文章。他们在文章中都阐述
了这样的原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的目的是人和人们的需要,生产是为了消费。既然人和人们的需要是社会主义
社会的生产目的,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和重工业,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规律。只有在苏维埃社会发展的
最初阶段,即苏联还处在落后阶段时,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才是必要的。这些文章认为,在过去的年月,党必须优先
发展重工业;现在是把重心转移到发展轻工业、发展日用品生产上来的时候了。穆斯齐斯拉夫斯基在文中明确地提出:
“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品生产的发展比例应当彻底改变,应确定新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但是,马林科夫要求既遵守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方针,又增加消费品生产。马林科夫试图在斯大林工业化理论的框
架内寻找增加消费品生产的途径,这是十分困难的。
1954年 4月 20 —27日,第四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通过了苏联
部长会议的新名单。马林科夫仍然被任命为部长会议主席。6 月苏共中央全会以后,苏联领导人的排列次序发生了变化。
过去马林科夫总是排在第一位,现在则是按姓的第一个字母的顺序排列。这样一来,马林科夫在党中央主席团内成为平
等的一员,已失去了最高领导的地位。
事实上,1954年是赫鲁晓夫的影响大为扩张,而马林科夫却遭受极大困难的一年。由赫鲁晓夫倡导并由他亲自抓的
垦荒运动在全国搞得热火朝天,马林科夫直接管辖的全国工业生产却受到很大的冲击。在 4月 26 日的最高苏维埃会议
上,马林科夫在讲话中不得不承认:“若干部在某些重要项目上没有完成计划,其中有钢铁工业部、石油工业部、运输
和重型机器制造工业部、木材工业部等。许多部的基本建设计划完成得不好??”
1955年 1月 5日,《真理报》发表社论,告诫地方党委不要“机械地对待党和国家的决议”,“各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