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1/4 页)
衙役走后,狄公道:“有人已细细搜索过这寺院,固然不是为了找寻藏匿的尸身和人头,也不是昨天、前天,而是相隔了有一段时日。我可以断定来人是在找寻一件不大的东西,不足一尺方圆,算来应是金银宝物之类。”
洪参军惊道:“何以见得?”
“来人掘起地砖后只查看五六寸土石,破墙凿壁也只三四寸厚。洪亮,我还可断定那寻找宝物的人不止一个,至少有两个。一个粗枝大叶,胡乱翻掘起地砖便堆搁在半边。另一个深藏心机,翻寻过后,一一将地砖放合,使不露形迹。因而有的禅房完好如初,有的则一片狼藉。”
洪参军频频点头,又道:“不过那寻物的人与沈三会不会有关联?再者,沈三又是不是那两个寻物人之一?”
狄公拍手道:“这话合契。恐是沈三与另一受害者在寻物事上与凶手发生瓜葛,终致被杀。——看来那尸身、人头不在寺院内,我前后并未见着一滴血迹。当然要去花畦庭园、檐前阁后找寻恐非易事,这棒芜碧树连绵一片,哪儿去挖掘?”
正说话间,方校尉带着四个疲惫不堪的衙役又空手转了回来,一脸丧气。
狄公命衙役再去四面墙圈及花园树丛中细找,他与洪参军先去一起清凤庵。
狄公、洪亮出了紫光寺山门,向右折入一条羊肠石径。——清风庵离紫光寺三里路,走去不算远。
一路上洪参军又道:“我想来,凶手必有同党,接连击杀沈三两人,又剁下头颅,调换身首,藏匿过沈三身子和另一头颅后,临未又不忘再去熟睡的阿牛身上溅泼鲜血。凶手与来这寺中的寻宝人一样,至少也有两人,他们又是为着什么缘由呢?”
狄公道:“天下动乱时,寺院的和尚时常将佛像、法器、金银财物藏匿防盗。故一般寺庙往往建造时便暗中辟有密室,十分隐巧,漫说是局外人,即使是寺内的憎众也未必知晓内情,唯一二当家住持的方丈独掌秘密。倘若这紫光寺往昔也埋藏过一批财宝,那么寻宝人、杀人犯的情由本末便可循脉而求。然而我从未听见过紫光寺曾经埋藏过财物,废弃了若许多年,也从未听见说有人来此搜寻过宝物。”
“老爷,兴许有人在某种书籍、簿册或信函内发现个中消息,便纠合三四个泼皮无赖来图侥幸。沈三和那个同死者正或厕身其中。财宝初露白,内讧即见红,血斧断头,顺理成章,寻宝人、杀人犯恰正在这一条线上串缀在一起。”
狄公肚内称服:“洪亮,你今日回衙后即仔细查阅这紫光寺的一应史载,看看真有没有藏宝的记录。”
两个边议论探索,十分得趣,不觉已到清风庵门前。
清风庵座落在山腰的碧林间,远避尘俗,巧小幽静。一围玲珑的粉墙包裹成蕉叶状,墙外修篁袅袅,墙里石榴照艳,如入画境一般。
洪参军用手轻轻拍打漆黑大门上的铜环。片刻有人启动门闩,庵门开一线,露出一张倘俊的杏脸。
“不知两位施主有何贵干?”问话不冷不热。
“这是我的名帖,烦姑娘递上给住持的宝月师父。”狄公递上火红印玺的名帖。
谁知那姑娘并不看一眼名帖,轻启樱唇说道:“师父夜间要进城去县令老爷家贺寿,此刻正午睡哩。——传过话了,一概不见俗客。”说着便要关门。
狄公叹道:“罢罢,既然师父在休憩,我们不便扰滋。我只问姑娘一句话,随后便走。”
“不知施主有什么问话?”姑娘倒又彬彬有礼。
“昨夜这山上山下可有无赖泼皮滋乱兴事,半夜时分宝庵可曾听见有什么异常的声响?”
“得罪施主,我们日头一落便睡了,并未听见有什么声响。”说罢低下眼皮,再不言语。一手始终把定门闩,不肯放人进庵。
洪参军正要张口亮相,见狄公示意便也不作声了。
狄公思想古人亦有夜拦醉尉的把门官儿,眼前这姑娘言语中节,不亢不卑,倒有一番心计,不觉心中赞许。也不便勉强她,何况宝月夜里正要进府来为夫人祝寿;有些话语,不如夜席间亲问宝月,遂拜揖告辞,口称打扰。——见了这清风庵格局,狄公始信这宝月端的不俗,也为夫人认识一位尘外高士而感到欣慰。
狄公两人回到紫光寺时,方校尉率四名衙役仍未找到什么箱笼。
狄公道:“时辰不早了,我们回衙去吧。方校尉你将寺内殿阁所有门户铃封,留下两个番役这里监候,天夜后再派人来换戍。”
第七章
话分两头。且说马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