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页)
!”
“如果会呢?”
“这……这……”
折彦冲道:“铁奴! 刚才你说,广弼再怎么的也只是一个人,你这话说错了! 他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兄弟”!宗望故意提前泄漏要我们伐宋的事情,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真的为了伐宋么?恐怕不完全是吧! 我看他真正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分崩离析!广弼一走,对汉部会造成什么打击你应该知道!”
萧铁奴道:“那就别让他走!”
折彦冲叹道:“怎么不让他走?把他软禁起来?你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萧铁奴默然,折彦冲又道:“如果不能挽回广弼,到时候就算汉部不会因此而分崩离析,至少我们兄弟几个会! 既然己经结义,我便希望能善始善终!”
萧铁奴道:“从金伐宋是公事,结义却是私情!”
“私情?”折彦冲叹道:“铁奴啊! 在这件事情上,其实是公私难分的啊! 汉部最核心的力量,就是我们兄弟七人!如果我们兄弟七人被分化,那便是对汉部最大的损害,便是落入了别人的圈套!我千方百计要维护这份情谊,正是要维护汉部的事业!”萧铁奴咬了咬牙道:“家业大了……兄弟分家也是常有的事情!”
折彦冲道:“你也想分出去么?”
萧铁奴忙道:“不! 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只是说,兄弟分家这种事情有时候是很难阻挡的。但铁奴我却从来没想过要离开大哥、背叛大哥!”
折彦冲点了点头道:“你的意思,我知道。你刚才那句话也有道理,但并不适合眼前的情况! 兄弟分家,那至少也要等大家都富贵安乐了再分啊!如今忧患正深,又有外人觊觎! 正是该抱团的时候,如何能分家!”
萧铁奴道:“所以二哥才不该走! 这是他的不对!”
折彦冲道:“广弼有广弼的想法。而且他的想法,从道义上来讲也是立得足脚的。”
“可是……”
折彦冲挥了挥手道:“铁奴,我现在需要的不是劝谏,而是支持。辽南的安稳,现在我能依*的只有应麒。但是在武功方面……”
萧铁奴听折彦冲如此说,心中一动,忙单膝跪下道:“大哥! 铁奴错了! 总之不管大哥你怎么决定,我跟在你身边就是了!就算真得面对女真,那铁奴也跟你并肩上!”
折彦冲大喜道:“好! 好! 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 )
第一七零章 安抚
王师中不是一个太贪的官,也算不上一个清官,不是一个很能干的官,也算不上愚蠢。这几年他很明智地奉行无为而治的信条,任由下面的人搞去。结果清阳港在商会自治下井井有条,而登州其它乡县一方面得到清阳港经济的沾澜,一方面风气又向清阳港看齐,没几年下来竟然让登州变成大宋境内少有的安乐乡。而王师中也因此得了个清平的令誉。
登州不是产粮之乡,但这几年不仅境内无饿汉,而且还有余粮来帮助临近州县,这无形中增加了王师中在地方同僚中的威望;登州不是个有宝货的地方,但由于商遁海外,每一秋都有一些域外奇珍献上去,自然也让道君皇帝大生好感;而商人们对盘剥得不太利害的王师中也很满意,只盼望他这个地方官能坐得久坐得稳,因此不用王师中示意便主动去帮他疏通汴粱的关节,结果当然是举朝交誉,个个称赞王师中抚夷有方,理政有道,安民有节,奉圣有心。
登州在汴粱诸公眼中又不是什么重要的边关州县,没有大量的驻军,不用担心会导致割据,再加上有前几年宗泽的前科在,宰相们怕换了个人又出乱子,便让既乖巧又懂得孝敬的王师中一年又一年地在这个位置上做下去,让他升官而不调职,升着升着,如今竞以观文殿学士知登州,以一介庸吏身在边鄙而名列朝堂,天下还有比这更加逍遥的事情么?再加上在登州生活得久了,事事顺心,王师中甚至打算以此致仕,也不回原籍,就呆在这里养老算了
这天他正在后花园护理过年用的水仙,忽然一个幕僚闯进来说有个杨先生求见,王师中是做惯了登州一把手的人,脾气渐渐养得有些大了,挥手道:“让他明天再来。”
那幕僚道:“可是可是杨先生是津门来的人啊。”
“津门?”王师中哼了一声道:“就是那折彦冲来了我也不见!?
王师中久在登州,他又不是特别愚蠢的人,至少从智力来说比李应古好多了,如何会不知道折彦冲是什么样的地位!但他也知道折彦冲是不可能来的,这次来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