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1/4 页)
机构领导目前跟政府走得非常近,政府领导得到政绩,肯定对机构领导特别青睐,这样,机构领导有可能会得到提拔,从民间机构一跃成为政府官员,升级了,什么都会好的。名利双收,特别是齐老师,这方面的倾向十分明显。而刘小姐,倒还没什么,她只图项目能平稳进行,到时候来个软着陆,到了退休年龄,在香港养老,岂不美哉善哉?!
中午,实际从下午2点开始,村主任看到文书过来,问她:“怎么样,饭准备好了吗?”文书点点头。村主任说:“请姚先生、李书记去吃饭。在对面的小餐馆里。”
李书记说:“好的。姚先生,请吧!”
看来,这时候吃午饭,的确有点迟了,不过,他们早已习惯,德志来归州这些年,也能适应。因此,在早上尽量吃饭,不要跟肚子过不去。因为,你不知道中饭在什么时候才能吃到。即便午餐很丰富,但是,在进食之前的某个时间,肚子是非常难受的。这一点,德志感受非常深。
余哥的胃已经出现了问题,当然,不是来归州以后出的故障。他在老家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胃上的毛病。胃药是没断过的,但是,只要是药,就有毒性,也许,毒性比药性更要猛烈些,因此,余哥在对付胃病方面,已经宣布缴械投降,不过,他的脾气很怪,非要跟胃病过不去,做殊死的斗争不可,到现在处于持久战的状态。
他很注意养生,在中午到了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吃点东西,否则就不舒服,要发脾气了。德志还年轻,胃方面还比较正常,但看到余哥的痛苦之状,心里也不免提高了警惕,争取对肠胃好一些。像遇到这种情况,德志就需要准备一些零食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但是,德志又每每考虑的经济条件的局限,总是忘了带零食,像今天就忘了带。要不是刚才在水源处的农户家吃点花生、葵花籽,恐怕现在真的成了钱钟书笔下的公文包,那胃就像没有放任何文件袋公文包,前胸贴着后背,饿成一张纸了都可能。
中午饭很丰富,主菜是火锅。虽是夏季,但是,还是习惯吃火锅,这个习惯不容易改变。另外,有些配菜。当地的蔬菜比较低平地区的蔬菜来,要好吃多了。不知道原因,口感就是好一些。这可能和气候、土壤还有不打农药有关。因为是高山,病虫害就少,不像低平地区,虫害相当多,不打农药不行。
吃完饭,差不多都三点了,看看太阳,想想路程,的确不敢再耽搁了。李书记说:“天不早了,明天我要去县委开会。姚先生也要赶回去。”
记者说:“今晚还要赶稿子,争取明后两天在电视台播出。我们也要回去。”
村支书说:“那好,你们这时候走,不紧不慢的,准能在天黑之前赶到家。我们也不耽搁你们了。”
村主任对德志说:“麻烦姚先生好好跟你们机构领导说说,村委会这里有二三十户人家没水吃,说起来让人都不敢相信,连村委会都没水吃,那还了得?说出去人家都不信。”
德志说:“我尽量争取吧。只要领导没意见,我当然愿意再来你们村。”
村支书说:“那还不是您说了算吗?”
德志说:“我只是打工的。决定还是领导来定。”
村支书说:“好,我们敬候佳音。”
德志说:“行,那就这样说吧。”
刚准备走,文书说:“请姚先生留个电话号码好吗?”
德志说:“那行。”
于是,德志就告诉了文书他的电话号码。
弄完这个,留了号码,李书记请德志上车,德志不肯,非要请李书记先上不可,李书记推让不过,只好先上车,随后德志也上了车。
上了车,村支书、主任和文书向李书记和德志招手,眼神中充满着期盼。德志回避这眼神。李书记说:“放心吧,尽量争取!”
德志心里没数,不知道机构领导的心里怎么想。他不能过早地表态,免得到时候领导不批,他也不好交待。
就是这样保守,其实没有什么坏处,至少给人的印象好,说到做到,乃真君子!其实,德志一直在努力创造一个给人守信的印象,但是,失败的多。在不经意的时候,往往让人觉得他在撒谎。
德志坐在车上,李书记说:“希望姚先生向机构刘主任好好争取,将项目落实下来。我们很期待。”
德志说:“您放心吧。领导的心思不用去猜测。只要做好分内的事情就是了。”
其实,德志也不清楚为什么要说出这话来。他可不能给一顿饭就打发了的。他希望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