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假技术再高超,也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了。但是字画却不同,无论是古纸古墨,都能够流传下来。加上各种巧妙的揭裱、移花接木手法,以及历代画家、书法家的行文笔法,还有少年、中年、老年,各个年龄阶段,又有不同的特征表现……
诸如此类,种种细节,稍微漏了点儿,就会看走眼,鉴别不出真伪来。…;
王观记得,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曾经说过,他年青的时候,就是觉得鉴别字画的争议太多,甚至好几个知名的字画鉴定大家,针对同一幅画,却有不同的看法。各抒己见,没有统一的结论,他根本弄不清楚谁对谁错,所以干脆专攻瓷器了。
由此可见,鉴定字画的难,没有深厚的功底,是没有办法成为字画鉴定大家的。
就在三个裁判之一的周老,学术渊博,书画造诣很高,也不敢自称书画鉴定大家,只敢谦称自己对于书画,有一定的研究而已。
当然,如果是粗制滥造,一眼假的东西,那不用说周老了,就是在场的其他藏家,也能够鉴别出来。就怕那种技术高超的临摹之作,那就很考验鉴定家的眼力了。
不过,第三件宝物,不是什么名家名作,只是清代一个名人文士的作品。反正,这个名字王观第一次听说。但是周老却博闻强记,评点起来,说得头头是道,把那人的生平事迹,以及绘画的风格,分析得很到位。
由于那人,不是什么流芳百世的大家,估计仿作伪作也比较少,所以周老评点完之后,就直接肯定,这卷画作是真迹。
对此,众不不吝送上了热烈的掌声。尽管东西不算什么传世珍品,但至少是真迹。可能这年头,真正的老东西是越来越少了,能够得到一件,也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一番热闹之后,斗宝继续下去。接下来,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件宝物陆续登场,有象牙雕件、明代古玉、精致铜炉,粉彩瓷器。
几件东西,有真有假,更有假以乱真的仿品。
钱老、周老、张老,三人轮流上阵,逐一鉴赏评点,不时穿插了他们一些个人的见解与感悟,让王观感受到古玩魅力的同时,也觉得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然而,王观却忽然察觉,这个斗宝环节,与其说是斗宝,不如说是一场请教交流探讨会。不是王观想像中的,这是那些公司老总企业家夸耀炫富的聚会。
因为出场的藏品,都是存在了一定的疑点。王观觉得,这些人把它们带来,亮宝斗宝是次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想趁机向钱老三人请教,去伪存真。
看到大家仔细聆听,专注讨论交流的模样,王观心里有些惭愧,自己好像有些肤浅,把这个交流会想得过于简单了。如果这个聚会真是夸富炫耀的地方,想必以钱老的性格,肯定是不屑于参加吧。
此时此刻,王观彻底明白了,这个聚会可能也会包含了一些拓展人脉、联络感情、了解各方资讯动态的功利想法。但是主题却非常的明确,就是想要通过这次聚会,达到交流古玩收藏经验、相互学习提高的目的。
。。。。。。。。。。。。。。。。。。
三江最后两天,求收藏,推荐票,三江票,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62章 白玉金顶持珠玉佛(1)
'''cp|w:210|h:140|a:c'''“好了,我们现在看第八件藏品。”
就在王观沉思明悟之时,钱老再次开口主持起来,不过声音有两分倦意,一是年纪大了,精力没有那么充沛了;二是鉴定了七件藏品,太过专注,也消耗了不少精神。
“钱老,要不要先休息一会。”
底下,有人体谅三位老先生,开口提议起来。钱老却摇头笑道:“没事,反正还剩下三件藏品而已。一鼓作气,全部鉴赏完,就轻松了。”
“令希兄,辛苦了。”这时,周老有几分歉意,如果不是他赶时间回去,钱老也没有必要这么急的。
多年的老交情了,钱老轻轻一笑,都在不言之中。这时,一旁的张老笑道:“老周,你真觉得过意不去的话,就把你家的宝贝,借我们把玩两天。”
“那可不行。”周老想也不想,直接拒绝道:“东西到了你们手里,肯定是有去无回了。”
“什么嘛,说得我好像是强盗一样……”张老不满道。
“谁不知道啊,你张屠夫,本来就是土匪出身!”周老戏笑道。
三人在谈笑风生之时,第八件藏品,也在展台上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这是一尊佛陀雕像,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