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其他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也同样陷入了困境。
金融体系的崩溃,以及跟它互为因果关系的经济大萧条,渗透到了德国所有的生活领域,自杀人数逐渐上升。1932年初,德国已有550万家庭在最低生活水平线上挣扎的失业者,这相当于全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雇人的单位少得可怜。苦难深重的人民要求摆脱他们的困境,千百万失业者要求工作机会。
虹桥书吧BOOK。
第38节:第四章 大崩溃(11)
不久,经济危机就发展成为一场国家危机。人民对魏玛共和国政府极为不满,强烈要求建立一个拯救德意志民族、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幸福的新政府。
这可给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们称经济危机是“政府无能”的一个佐证,是政府接受凡尔赛和约和战争赔款及奉行“社会主义”政策的结果,是共和国和历届政府毁灭了德国的一切。
希特勒就是靠经济危机起家的,在1923年他曾经发动过一次政变,但那个时候他的力量还很小,政变失败,希特勒本人被投进了监狱。到了1929年的时候,他再一次借助经济危机壮大自己。希特勒一方面为国家社会主义展开更强大的宣传,对各阶层人民不断做出符合其愿望的慷慨许诺。一方面又通过纳粹党的宣传机器,宣称该党不是一个阶级政党,而是“大众党”,并重点向中下层的中产阶级发动讨好攻势,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这种宣传不能不打动处在绝望之中的德国人民,他们相信希特勒的诺言能够兑现,因而纷纷聚集在纳粹的旗帜下。1923年纳粹党人数是3万多人,到1929年只有10万人,六年增加了3倍。但危机发生以后,到了1932年,人数超过了100万,3年增加了10倍。
从1930年开始,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不断获得胜利,1932年4月10日举行总统第二轮选举,希特勒竟然获得了36。8%的选票。1932年7月31日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获得了37。3%的选票,获得230个议席,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终于登上了总理的宝座,然后又在1933年8月1日兴登堡总统去世以后成为国家元首和最高军事统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开始袭来,这场战争带来的灾难将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的崩溃终于导致了整个人类近代文明体系的大崩溃。
←虹←桥←书←吧←。
第39节:第五章:谁是大崩溃的罪魁祸首?(1)
第五章:谁是大崩溃的罪魁祸首?
经济衰退中的美联储
在前面中我们提到,美联储在1927年将再贴现利率从4%下调到了3。5%,并且大量回购政府债券,给银行系统注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为股市泡沫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到1928年初,股市的非理性上涨让联储警觉起来,他们把再贴现率一下子提高了5%这样的水平。但是他们没有出售手里的政府债券来从银行手里回收资金。到了1929年,股市崩盘前几周,美联储才又把再贴现率提高到了6%。
但即使这样高的再贴现率也无济于事,因为在1929年股市罪疯狂的时候,保证金贷款的利率已经达到了12%这样的水平,远远高于6%。也就是,只需要银行不断的从联邦储备银行贷款,然后再转手贷给利用保证金炒股的投机者,就可以稳赚6%。实际上,当时确实有很多银行就是这么做的。
在《伟大的博弈》这本书中,作者约翰·戈登把大萧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美联储货币委员会主席斯特朗的突然去世。因为斯特朗在1928年曾经说过:“美联储存在的意义在于为美国经济提供保护,以抵御货币利率之类的因素导致的任何灾难……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我们将有能力通过向市场大量注入货币来缓解危机。”
在戈登看来,斯特朗在1929年将再贴现率提高到6%是为了给经济降温。但是当股市崩盘经济走向萧条的时候,就不应该是降温,而应该取暖。也就是降低再贴现率,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
戈登认为,美联储纯粹是一个官僚结构,里面的官员都是政治交易的产物,他们对经济一无所知,也无法理解斯特朗提高再贴现率的意义。因此,在斯特朗去世以后,这些官僚只能守着斯特朗制定的政策而无所作为。用戈登的原话来说:“在美国经济在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通货紧缩中几乎冻毙的时候,美联储还在为美国经济开着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