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页)
,斯斯文文用筷子。李红袖可不管,袖子一撩,直接手抓起一条鸡腿,啃了起来。
王昭君好似心神不宁,拿着筷子,几次都愣愣地插在黄色的小米饭里,却没有夹起来吃,跪坐在那里发呆。
“为什么不吃,今天的菜可真不错。就连蔬菜也有炒芹菜,萝卜和油浸咸菜真的吃腻了。”李红袖举起袖子,拎得老高,露出半条胳膊的帮王昭君夹了一口菜。
“咸菜?”王昭君愣了愣,随后笑了起来:“为葵也,又称冬菜。红袖,为何汝话总为不同。”
咸菜西汉时叫葵?咸菜多简单,还非叫什么葵。古代其实挺有意思的,一个字一个意思,现代的衣裳,在汉代衣为上衣、裳为裙子,是不同的意思。
“哦。”为了躲避回答,以防王昭君再问。李红袖加了一筷子肉放进王昭君的碗中,自己也夹了些搁进嘴里。嚼了几下,随口笑着问:“这肉味道不错,是什么肉?”
王昭君笑着摇头:“鼠肉。”
嗯?李红袖嘴巴停止了嚼动,瞪大了眼珠子。老鼠肉。。。呃。。。没搞错吧,王昭君不大会骗人的,应该是真的。
西汉宫廷里居然吃老鼠肉,这下吐也不是,不吐也不是。胡乱再嚼了两口,囫囵吞下了。
王昭君见她如此痛苦的样子,有点奇怪了:“此非贵不可馔,良人之下,一年难见一次。”
弄明白了,感情这老鼠肉在宫廷里还是稀罕东西,地位高的才能吃得到。哪怕嫔妃做到了良人,还一年吃不到一回。如果老鼠肉那么珍贵,那么见到老鼠当然人人喊打。打死后剥皮下锅,还真是经济环保的消灭鼠害。
老鼠肉,啮齿动物,哪怕西汉的老鼠不钻下水道,观念先入为主。 也无论这老鼠肉如何稀罕,反正李红袖再也没碰过一下。
一个宫女端着一个漆盘进入,跪坐在矮桌旁,将手中漆盘端放在桌面:“此为刚进贡之安石榴。陛下赏赐两个与长公主。”
“安石榴?”王昭君好似兴趣盎然,放下碗筷,拿起一个拳头大的石榴,细细看来:“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国榴种以归,改称安石榴。此应为栎阳进贡。”
栎阳在哪里,鬼才知道!古代的地名和现代大部分不同,就连北京在古代都改了好几次命,什么燕京、中都、京师、北平等等。
李红袖只能一个劲的点头装懂。详装听得很仔细。
“红袖,汝拿一食之。”赏赐的石榴差不多大,王昭君还是挑了个红的,递给了她。
李红袖一愣,见旁边低头站立的宫人,那垂目中一闪而过的羡慕和妒忌,让她明白,王昭君确实太善待她了。
悻悻地接过石榴,她将石榴放在了桌面上,轻声说了声:“多谢长公主。我们继续吃饭吧,菜快凉了。”
“红袖,如若无汝,昭君独自过活,难免凄凉。自有汝相伴,才有今日。”王昭君笑着捏起了筷子:“汝在昭君身侧,昭君何忧?”
看着王昭君一改刚才的郁郁寡欢,吃起粟饭来,李红袖的心却沉重了。如果王昭君知道嫁到匈奴,二年后大单于病故,她要改嫁给大单于活着的大儿子等等的一切,还会愿意去和亲吗?
王昭君最后的结局,没有细细找寻,只看到两种情况,一种是第二任丈夫死后一年,她也病死;第二种就是寡居到老死。但按照的王昭君的性格,还是三十三岁死了吧,否则就会看到她十四岁的亲生儿子,因为地盘而死于他兄弟之手,但也有说死于第二任丈夫之手。
甚至有传,第二任丈夫死后,王昭君要嫁给自己第二任丈夫的儿子,无法忍受,服毒自尽的。
无论是哪种结局,都是让古代中原人和九成以上神智清醒的现代人,难以接受的事。
也不知道是刚才的老鼠肉,还是怎么的,为了完成任务已经将心肺放在现代没有带来的李红袖,胃口全消。她想了想后,轻声劝:“长公主,匈奴的习俗跟汉室不同,以后去了后,千万从大局出发。。。其实政治就是这样的,有错就会全部推给女人,褒姒、妲己说不准也是为了投君王喜好,结果灭国就担上罪名。为了国安康,女人牺牲大于自己的想法。”
王昭君有点意外地看着她,随即一笑:“此次和亲,昭君以将女儿身、置之度外,绝不反悔,红袖不必多虑。”
看着继续吃饭的王昭君,李红袖心中真不是个滋味。明明知道,还必须让那么一个好人往火坑里跳,杀手这个活,还真不是人干的。
“陛下有命!”一声喊她回过了神。汉代还没有什么所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