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为在此之前,伙食团就是覃明在负责。
李达想了想,不就是多一份额外的工作吗?这有什么为难的?自己从小就在泥土里摸爬滚打,什么样的苦没吃过?什么样的罪没受过?何况现在的工作单位与生活环境和过去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感受着来之不易的幸福,为单位和同事尽一份义务又何尚不可呢?于是,慨然应允:“这个没问题,交给我就是!只是我从来没有经管过这样的业务,还得大家多多指导和协助才是。”
大家听了,无不高兴。文云主任也满意地对李达鼓励道:“伙食团的事务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确实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不过,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大家都看得到,不会亏待你的。再说,作为年青人,多付出一些,多一些平台锻炼锻炼,对提升素质和增长才干也是大有好处的。既然你有这个决心和信心,我们就相信你能够把伙食团的工作做到位。别怕,也别担心,我们会支持和协助你的。”又对覃明吩咐道,“好了吧,你就去把伙食团的帐务和资料移交给李达;不过,工作虽然移交了,但你还得多带他一段时间,直到把他引正轨才能放手噢。”
“这个没问题,我保证做到!”覃明拍着胸脯承诺道。
说移交就移交,李达信心十足的接过覃明交来的工作,不觉身上又多了一幅担子和责任。
21。命运的困惑与沉思
自从接过伙食团的日常事务之后,李达的生活更加充实起来。他每天清晨很早就起床,到小镇的大桥上去买最新鲜的蔬菜。这不仅是同事们的需要,也是和小影达成的一种约定——每天早上必须按时起床,在买菜之前或者之后陪小影转两三公里的山路;他们谁先起床,谁就要立即通知对方,彼此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所以,那些起早床的人们,往往在这个时候可以碰上这对浓得热烈而甜蜜的恋人。
言归正传,还是说说买菜的事。
以前李达也经常买菜,不过,那是才参加工作的时候,营业所因修宿舍大楼撤销了伙食团,不得不单独开火。其中一段时间,李达、肖军和江文他们三个单身汉觉得独自一人开火既不方便,又不划算,便联合起来请单位的炊事员熊老娘为他们三人专门弄饭,每人每月交五十元的生活费。李达刚参加工作,又是从农村出来的,便主动承担起买菜的义务。不过,没过多久就散伙了。散伙不是因为李达嫌肖军和江文懒散,也不是因为肖军和江文嫌李达赚了钱,而是李达自己过意不去,觉得自己饭量太大,肖军和江文两人加起来都没自己一人吃得多,加上肖军和江文还经常另掏腰包买些额外的酒肉之类,而李达在这方面恰恰没有条件和优势,觉得这样做实在不好意思,便主动退了出来,又开始独立开火。不管是自己单独开火,还是和肖军、江文一起开火,李达买菜从不讲价还钱。不是他看不起那些角角分分的小钱,也不是他没有商业意识,而是他看到那些拖娃带崽儿卖菜的老农和妇女,便想到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仁慈之心和怜悯之情油然而生,认为农民种菜和卖菜很不容易,何况随便买一点就可以管上几天几顿,所以,他总是定点买那些老人和弱势妇女的菜,只要选好了,人家把称一过,也不管卖菜的人是否短斤缺两,把钱一付就走人。要是其他人买菜就一定这样,特别是那些老年人买菜,总是要精挑细选,在价格方面哪怕一分钱也尽量压下来;还有就是斤两方面也吃不得半点亏,在甲地买了菜,还要跑到乙地去称一下,看是否吻合得起来。所以,那些菜农有时候宁可自己吃亏,也不愿和老年人打那些嘴巴仗,三下五除二就把他们打发开去。要是李达去买菜,菜农们就高兴多了,打心眼里认为李达是最优秀的消费者,从来不在菜的质量、数量和价格上占李达的便宜。
但自从营业所修好新宿舍恢复了伙食团之后,李达就基本上没有买过菜。
现在接过了伙食团的事务,又开始和那些菜农们打交道。可是,菜农们发现,李达现在买菜开始讨价还价了。
有菜农疑惑地问道:“你怎么突然变得小家子气?”
李达笑着解释道:“不是我小气,而是必须这样做。以前是给我个人买菜,现在是为大家买菜,不能因为个人的意愿和行为影响单位和集体的利益,更不能让别人认为我是个投机取巧贪小便宜的人,否则,谁愿意请你办事?谁还信任你?”
菜农们听了,无不佩服和理解。单位和同事们听说后,也对李达更加信任和尊重。李达也觉得自己的崇高品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尽管有时候很累,他也乐此不疲。
然而,这种难得的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