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股票发大财的机会。有无数的投资者承受不住股市震荡,在股市下滑时抛出了优秀的股票,简直是夺路而逃。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入了解股票背后的公司……这种深入的了解会让你在股市震荡时候依然持有股票,依然想要买进更多的股票,并且长期持有。
施乐的股票经过分红调整之后,戴夫首次买进,价格大约每股4美元。10多年之后,施乐股价攀升至160美元……戴夫的钱涨了40倍,这实在是一辈子的大财富。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戴夫赚大钱的时候正是施乐的黄金时期。之后施乐公司的发展表明,多数不能很好地迎接挑战的时期都与其自身的管理问题有关。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施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下文会继续讨论这家公司。不过,我从戴夫那里学到了意义重大的一课,并由此开始了我早期职业生涯的探索。
通过富有教育意义并有娱乐性的事例,本书将展示挑选股票的最佳方法,使人们不再具有挫败感。在书中,20世纪20年代最伟大的投资者讲述了当时的人们是如何自己打败自己的,不幸的是,直到今天,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于大多数人当中。我们都是情感动物,都很忙,都被信息与数据所淹没;显然,很多人没有自己的“导航图”。
从书中每个事例学到的技巧,可以应用于不止一只股票,不止一个行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学的是有普遍意义的。简化投资这一主题贯穿全书,并且你不必等到有了经验才使用本书的数据和概念。只要你愿意每周花几个小时阅读、关注让你凭借几只股票就可以致富的几个关键因素,那么本书一定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我问人们,如果你无法真正明白我们一开始是怎么识别微软、耐克、麦当劳等大公司的,那么当下一个微软、耐克或者麦当劳出现的时候,你怎么辨识它们呢?
麦当劳没有发明汉堡,也没有发明快餐;耐克同样不是跑鞋的发明者。可是它们成了行业内毫无争议的领头羊。微软、戴尔也是如此,它们不但都不是自己所在行业的拓荒者,而且起步时都无法置身行业前列。这些公司都是后来者居上,它们的实例有趣且扣人心弦,让你从中学会如何识别优秀的公司与股票,进而让你变得富有。
所有这些优秀企业在关键方面有共性,即能被转化成战略、商业计划以及行动的理念。
这些年来,思科、戴尔、微软、沃尔玛等企业为投资者创造了几百倍的收益(有的甚至是几千倍,比如沃尔玛)。当然,还有其他股票可供选择,有的短期收益不错,有的可以使耐心的投资者最终拥有巨额财富。
我认为多数人应该把他们的退休金交给共同基金或者财经顾问,这样就不必为管理退休金账户劳神。但是,我也觉得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我的方法,拥有几只股票,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财富”股上,目标就是真正富有。
人生中的决定性岁月(3)
能够让你富有的,并不仅是大名鼎鼎的公司。在第二章我会提到莫仕,以及为什么我会投资它,它是如何像思科一样表现不凡的。你会见识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与20世纪80年代工作站老大阿波罗电脑公司的恶战,并最终取代后者,以高达200倍的回报率回馈投资者。
商战无休止。回想1973年,美国零售业大王希尔斯…罗巴克公司在芝加哥宣布110层的希尔斯大厦落成启用,庆祝其在零售业的霸主地位。希尔斯大厦是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1996年),是美国最成功的零售与批发企业的总部所在地。20世纪70年代的分析师认为,希尔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其霸主地位。但是他们错了,大错特错。希尔斯的败落,沃尔玛的崛起,都与经营模式和管理直接相关。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地看一下它们各自公布的战略方针、管理层的所作所为及其经营模式,而不是一味地推断一时的收益以及盲目相信分析师的预测,一切就会一目了然。
可能有的投资者还记得能源行业的Zapata和Schlumberger两家公司所创造的巨额收益;Quaker Oats和Ralston Purina都曾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创造了700%~800%的收益;杂货铺连锁店Rite Aid在24个月内从每股美元涨到每股55美元。更容易想到的就是迪士尼了,从1996年到1972年的6年间,其股价从美元涨至120美元,而在同一时期麦当劳让投资者赚了50倍。不过,许多人都不知道MGIC……一家出色的金融公司,其股价从美元上涨至96美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