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1/4 页)
定的乡民警卫队的制度存在,这些人中随时都可以编成一支数万人的军队。袁绍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取舍。而夏侯镇守兖州,其实不过是集重兵于东郡。说的在明白一点,就是防守的重点在濮阳。所以。雒阳以东地地方因为地势平坦,便于军队展开这样的有点极有可能被袁绍选择成为战场。
“若是袁绍真的要以荥阳、中牟这一带作为战场,倒是真的便于我从中下手。不关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将如今正驻守东武阳地乐进调开,东平以北地防御立刻就会变空。以袁绍麾下那些谋士的能力,他们必然能看出这里地问题。只要有人建议袁绍以轻兵袭取仓亭、秦亭。夺取渡口,并快速袭击东平将天子抢到手中。而袁绍又心动的话,那这后面的结局就由不得袁绍控制了。”张辽坏坏的笑着。
可不一会,他又皱起了眉头,因为要调开乐进也必须有合理的理由,而且他自己的青州军也要找到合理的救援延迟的理由,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现在张辽也不敢将这个想法流露出分毫,能让他信任的人除了夏侯、曹仁、曹纯这三个素来稳重的将军外,也只有程昱和郭嘉这两个曹操的心腹谋士了。
而且张辽谋划这这件事情若想真正成功,无论如何都是绕不开郭嘉的。唯有郭嘉掌握的力量才能完美的完成弑君的计划。因为袁绍的军中也暗伏着郭嘉埋下的棋子。
而郭嘉和程昱对曹操的忠心程度也是张辽信任他们的原因。郭嘉是因为和曹操性情相投,并因为曹操才得以施展才华。程昱更是将曹操视为自己命中注定的主公,将自己的名字中的“昱”字上的“日”都和曹操“曹”字的“日”联系起来了,这岂能让张辽不放心。
“只要能合理的让东平以北的防御空虚起来,那东平的天子就会像一块香喷喷的蛋糕一样吸引着袁绍的注意力。而东平的位置也离黄河不远,以骑兵的速度也不过是两三个时辰的功夫。若是袁绍自己不来,那我们完全可以发动郭嘉的暗子,让他带着真正的袁军进攻东平。那时候,袁绍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再加上袁术称天子的先例,若在伪造一封袁术给袁绍的信件,加上袁术手中的玉玺,那这件事就是板上钉钉,谁也推翻不了了。”张辽继续计划着。
至于袁术临死前给袁绍的信,张辽似乎在那本野史中看到过,说的似乎是“咱们兄弟俩斗了一辈子,如今我不行了,就看你的了。我们袁家是帝舜的后代,上承土德,正好代替汉室的火德。我将传国玉玺给你,你务必将我袁家发扬光大”云云。这是是真是假张辽压根就不想知道,他只需要在何事的时候将这个消息传出去就行了。众口铄金之下,袁绍岂能自辩。
而此事若成,天子身故,帝位空虚,自会有野心勃勃的人出头。比如正在吴郡的刘备,还有似乎毫无进取意识的刘表、刘璋。到那时,曹操再扫平天下后登基称帝,就完全不会在历史上留下“汉贼”的评价。这时候的人都注重自己的身后之名,这也是曹操和司马懿在实力足够之时都并没称帝的原因。
张辽此时也只是在心中谋划一个初步的设想,至于细节,他还需要合适的时机去和郭嘉等人商量。但是此时他既然已经有了弑君的意图,想将曹操提前送上帝位,那这就是他一定要在曹、袁两家交战之前完成的计划。
“咄咄咄!”
就在张辽举着油灯看着沙盘的时候,他的屋门被敲响了。张辽直起身子,他知道能走到他门前的必不会是外人,何况他这里还只是在心中策划,根本连只字片纸都没有,岂会害怕被人看见。于是他说道:“进来吧!”
随着张辽的话音,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了,进来的是端着一个黄杨木托盘的婉儿。
“老爷,夜深了,妾这里准备了些羹汤,请老爷多少用点儿。”婉儿柔声说道。
张辽在婉儿进来的时候就闻到了香味,那托盘上应该是他“发明”的牛肉羹,自从他有了足够的食材后,貌似他已经“发明”了不少经典的菜式了,将来说不定除了“名将”的名头,后人会送他一顶“食神”的帽子。
张辽对婉儿的温婉可人、善解人意一直很是欣赏,所以曹清让婉儿跟着他回青州他也没有反对,家中个女人照顾可是件十分舒服的事情,已经习惯了被人照顾的张辽再也不想回到过去那种满院子全是男人的生活中去。
“正好我也有些饿了,来尝尝婉儿的手艺。”张辽笑着接过了婉儿送来的漆碗,拿起勺子吃了起来。
原本张辽的吃相一贯不好看,这是他前世的习惯加上现在在军中养成的习惯,但婚后在曹清的纠正下也改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