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2/4 页)
层楼沉到地下看不见了,为此死了很多人。”
“但樊建国所建造的房子,却几乎完好无损。虽然也没法住了,但安全逃生的业主们打出条幅来表示感谢。”
忠义勤信。
这是樊建国为企业制定的宗旨,也算是企业文化了。
就是凭着经商的天赋和道义第一的诚信,樊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赚得盆满钵满。
在成市最繁华的地段不仅拥有自己修建的商品房,还有办公楼、商铺、加油站。
两千零一年的时候,樊建国的企业已经进入到川省前十名,登上中国富豪榜前二百名。
可谓是功成名就。
可谓是狠狠地打了一把当年嘲笑过、质疑过他辞官下海创业的那群人的脸。
名利双收了,所有人都以为樊建国终于会消停下来的时候,他又开始折腾了。
“如果他后来没有折腾,今天我也就不会找到川省来了。”王亮笑道。
讲到这里,一些了解樊建国其人的网友便站了出来。
评论区。
“是建博物馆!”
“对,记得在二零零一年的时候,我在省博物馆和有幸和建国先生照了一张合影。当时有一个日本老兵严谷保芳专程跑到成市来谢罪。。。。。。。”
“我认识老樊,他是一个很好的人,为了忘却的记忆与灾难,他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倾其所有!二零零九年我在安仁工作的时候,在博物馆内水沟边与他有个短暂相遇与交流,他当时正弯腰捡沟边的碎纸与烟头,一番交流下来我才知他就是馆长,挺谦和、儒雅…值得常去的好地方!”
“樊老弟是个角色,有眼光,有魄力,有能为,有抱负,也给社会作出了贡献,为人处事作出了表率和榜样,很大气,本人比他蠢长几岁,很佩服他。但我总还是觉得他身上和心灵深处还有好些我没看见更没法了解的东西,绝非用‘袍哥’这个过于简单的标签就能说明的。祝愿樊老弟健康长寿,开拓出更广阔的世界来。”
“上世纪的副市长啊。。。这魄力真的没谁了。”
“老首长,我们都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啊,您快继续给我们讲吧。”
“啊啊啊,老首长不要停。。。。。。”
0375 我要建博物馆!
0375 我要建博物馆!
网友们的兴趣已经被王亮给带动起来了,更何况樊建国那富有戏剧性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力。
王亮继续道:“对,正如很多朋友所说的,他想建造一座博物馆。”
“其实建国当年辞去常务市长职务的原因就是嫌工资太少,不足以支持他玩收藏。”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一场巨大的风波,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
樊建国的父亲因为在早年间加入过阎锡山的队伍,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被关到了‘牛棚’里。
那时候懵懂的樊建国迫切地想知道这个国家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那时候,根本就没有网络和电视这一说,许多广播也都停播了。
能听的,大抵都是样板戏了。
所以,为了更接近历史真相,樊建国养成了每天收集报纸、传单、书信和奖章的习惯。
习惯,足以影响人的一生。
“我和建国的父亲是故交,所以很早就见过这小子。当初他从蒙省考西安读大学的时候,我途经去看过他一次。。。。。。”王亮回忆道。
人家都是泡在学校的图书馆或者是自习室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拼命地获取知识。
毕竟是饥渴了十年之久。
再看看樊建国这小子,他倒好,在同学眼中他就是个‘不务正业’的家伙,整天游手好闲,逛什么古玩街。
好在樊建国的功课一直都没有落下,在专业里一直名列前茅,所以老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要知道,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像樊建国这样的人,很容易就会被扣上一个帽子。
王亮到了西安见到樊建国,从院长那里听到一些情况后,同他有过一次促膝长谈。
王亮回忆道:“当时建国的一番话着实是让我为之一振,他说:‘一个国家的光荣,可以让十三亿人中每一个人去分享,而国耻,同样需要每个人都承担!我对抗战前辈们充满敬意,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纪念他们,所以收集各种跟抗战相关的东西。’”
当时的王亮真的是被面前的这个不过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