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3/4 页)
“为什么吗?因为建国的遗嘱里说要把自己遗体捐给重庆三医大,希望用自己的皮,绷一面军鼓,放在博物馆里!”说到这里,王亮已经有些哽咽了。
樊建国倒是没什么,他笑着说:“那面军鼓谁要敲一下,我就在声控电视墙上给他唱首歌,但他必须给博物馆捐一千块钱。这样一来就算我死了,还能给博物馆做点贡献。”
多少人最最忌讳提到的死亡,樊建国说得却那么的轻松。
一个人最闪耀的价值,无非是为真理、正义事业而死。
樊建国就是这样一个人。
为了激活一个民族的记忆,为了保留一个民族的记忆,为了延续一个民族的记忆,他舍弃了一切财富、名誉,甚至看淡了自己的生死。
这样的事如果不崇高,还有什么事情是崇高的?
他简衣素鞋,粗茶淡饭,日夜不休,以苦为乐,却比身价万亿人更富有、更幸福。
一个屹立不倒的民族,不但能穿越动荡年代的苦难,还要能在和平年代播种希望!
樊建国就是那个把火种,播向中华大地的人!
王亮道:“建国还在筹备更多的展馆,关于改革开放的,关于时代建设的,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建满一百个!我记得建国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有房奴、车奴,那我是馆奴。我愿意一生为博物馆做奴隶,只要是能建够一百个,马上死都可以。’”
快六十岁的樊建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他没有想到老叔还记得自己若干年前说的这句话。
是的,樊建国没有忘。
他一直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而奋斗着。
他要修建的,绝不止是民族记忆博物馆,更是照亮民族未来的灯塔。
保留的是战争的遗物,守护的却是人类的和平。
收藏的是过去的记忆,打开的却是通往未来的甬道。
王亮觉得铺垫的差不多了可以来一波广告了:“建国做博物馆不是为了赚钱,为了赚钱就不做博物馆了。但博物馆要保证能够开门,能够正常运行。员工工资、水电费等开销,都要靠门票收入来支撑。”
“门票四十块一张,你们愿意到博物馆来参观吗?”
评论区。
“一百个愿意!”
“啥也别说了,老首长,我这边有一个企业,一千来号员工,正愁找不到地方组织旅游呢。就这个博物馆了!正好也帮我建设建设企业文化。”
“我是学生,等我放了暑假就过去!一定!”
“必须的必,就算门票四百块一张我也去。”
“能捐款吗?我愿意帮助建国先生筹款,多少别嫌弃,一点心意。”
“愿意!”
“等我休假了一定去川省,带着敬意去。”
0410 王亮的广告
0410 王亮的广告
“建国先生为了激活一个民族的记忆,为了保留一个民族的记忆,为了延续一个民族的记忆,舍弃了一切财富、名誉,甚至看淡了自己的生死。我们花钱买张门票去参观一下,这是应该的。”
“一定去!”
。。。。。。
看着评论区一下子就爆炸了,网友们纷纷热情地响应着,王亮很是高兴。
王亮打趣道:“那位打算组织企业员工来参观的老板,谢谢你了。过来的时候跟博物馆的市场部联系一下,给你们团队票。”
王亮问樊建国道:“哦,对了,建国在重庆市也建了个博物馆是吧?”
“对,叔。重庆有着丰富的抗战文化,也需要像川省这样的一个博物馆。”樊建国回答道。
王亮:“你小子不是没钱了吗?怎么想到又建个博物馆的呢?”
樊建国:“哈哈,为了在重庆建博物馆,我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负翁了。钱嘛,一方面是博物馆运营的收入,另一方面,还是靠卖自己的东西。我有一个酒店,过完春节后卖的,然后还从银行贷了点钱,把房子抵押了出去,朋友给凑了点,一共大概有五千万吧。”
“我想啊,就算我不去建,也会有别人去,我当然要先人一步。于是,纠结了近一年的时间,我做了决定:要在重庆的二十四个防空洞里打造八个陈列馆。”
王亮继续问道:“都有什么展馆?”
其实重庆那座博物馆的情况王亮是了解的,之所以这样问,王亮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把这座新博物馆介绍给广大网友们。
广告置入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