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3/4 页)
的时候,整条路已经被前来送别的市民们围的水泄不通。
维持秩序的宪兵根本就要没有办法有效地控制住当时的场面。
市民们是发自内心地爱戴这位美国将军。
现场人声鼎沸。
所有人都挥着手大声呼喊着陈纳德的名字。
这一幕让年近六旬的陈纳德备受感动,不会汉语的他流着泪,反复用“顶好”两个字回应大家。
滴滴滴
前来送别的市民们把路给堵上了,陈纳德将军的车子无法通过。
直到八点钟,陈纳德将军的车子才出现在会场上。
王亮努力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我记得那辆敞篷车不是开过来的,而是被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给推到会场上的。会场上有台阶,陈纳德将军想下车,结果那辆车直接被当作轿子抬进了会场。”
纯朴的山城人民,正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出对英雄的不舍和敬重。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在陈纳德离开山城的时候,山城的市民们自发地向他赠送了上万件小礼品。
国民党政府则送了陈纳德一把金钥匙,以表示中国的大门永远都为他敞开,欢迎这位家人随时回来。
在老百姓赠送的礼品中,陈纳德选择了一部分带回国。
当时的王亮回想起过去的那段岁月,不免有很多触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日本鬼子凭借着空军上面的绝对优势,很快占据了在中国的制空权。
日本人的飞机在战场上疯狂肆虐,针对上海、武汉、重庆和西安等中国的重点战略城市进行了狂轰乱炸,处于弱势的中国空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无数无辜的中国人丧生在轰炸之中。
生逢乱世,生命都不由自己来掌握,这是何等的悲哀。
每日每夜担惊受怕,当防空警报拉响的时候,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冲入防空洞。
王亮感慨啊。
1945年的那一天,王亮回想起四年前,陈纳德带领着美国空军飞行员来到中国战场打击日本侵略者。
由于当时美国政府还没有对日宣战,因此这支空军当时称之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队’,每驾飞机上都要漆上青天白日标识。
中国就是在这一支空军的援助之下,让不可一世、作恶多端的日本空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空军连续轰炸了日军机场、日军军事基地和战略目标,甚至还直接对日本本土进行了轰炸,为中国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今时今日,王亮看着展馆里收藏的东西。
当年飞行员使用过的饭盒
陈纳德将军登机照片
飞虎队标识
美军枪刺
王亮道:“这支由美国人组成的援华空军有近五百名年轻的军人在中国的土地上牺牲。”
这些事情,同样是鲜为人知的。
中美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因为种种原因,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宣传不多,力度也不大。
但王亮觉得,那年,那些人,那些事,不能忘。
或许我们之间的意识形态存在的对立,但这并不是阻碍我们成为好朋友好兄弟的屏障。
为了纪念这些盟军将士,在飞虎奇兵馆,樊建国用中国特有的形式把能够找到的美军官兵照片烧成了瓷板画。
一张张整整齐齐的悬挂在展览厅的墙体上,让人们永远追思、怀记。
在展厅的中央,王亮注意到了一张樊建国和一个外国老人的合影。
不难推测,这是个美国人。
看上去得有**十岁的样子了,坐在轮椅上。
“这位是当年飞虎队的老兵,他的名字叫做罗伯特格鲁勃,曾是美国第十航空联队的飞行员。”
樊建国继续向王亮介绍道:“两千零一年的时候,经过多方打听和寻找,我得到了当年飞虎队老兵的一些信息,便邀请他来到咱们的博物馆。。。。。。”
樊建国为大家还原了当时的情形。
当看到墙上的战友们照片的时候,罗伯特不禁放声大哭。
他问樊建国道:“这里都是美军吗?”
樊建国回答道:“是的。”
罗伯特又问:“你当过兵吗?是什么军衔?”
樊建国回道:“我当过兵,军衔是上尉。”
这时,腿脚不便的罗伯特竟然从轮椅上硬生生地站了起来,举手对樊建国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