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也实在没那个本事再去考举人,唐明德便在县衙里谋了个文书,做了县吏。但男人总是想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他营营汲汲这些年,虽然巴结着知县,但到底 手头没什么本事,做人下属直不起腰来。若是这侄女拜了知府大人为干爷爷,唐家与韩家结了干亲,那唐明德可不是巴结上了一棵大树?这树可比小小的涪川知县要 粗壮不知道多少倍了。
“韩大人年后就要回京,听说是能当阁老的,那可是一品大员啊!”唐明德面颊泛光,激动得嘴唇直哆嗦,“若是 有韩大人在下头说几句话,我的考绩便不用发愁,说不定来年我也能混个一县主簿做做。那可是有实权的位子,便连知县老爷也要礼让三分的。”唐明德说着便坐不 住了,这就要去找唐小鱼说道,让她在韩纶面前替大伯父美言。
“你给我回来!”冯氏叫了一嗓子,“那事只是她自己个儿说的,都不一定做准。她一个野丫头,不过仗着拾了几个野果子种出来得了好处。要根基没根基,知府大人凭什么收她当干孙女儿。等过个几年,连皇上都不会记得有这么号人在,你还指望靠着她去跟知府大人攀关系?”
“咱家小鱼也算是于国有功之臣,韩大人看得起她,认个干亲也属正常。咱们更该趁热打铁,攀牢了关系。等转年他一走,咱们就算攀也攀不上了啊。我可是小鱼的亲大伯,我的前程好了,咱们唐家将来才更好,您说是不是?”唐明德说。
汪氏低头轻咳了两声,对冯氏说:“娘啊,这些先不提,四弟的事儿,可要怎么说?”
☆、第38章 安置
一屋子人都沉默下来。
冯氏心浮气躁着;这个问题谁都知道,也谁也不乐意去碰。以前不知道唐小鱼的脾性;还当她就是个一般的乡下蠢丫头;觉得只要那个陈氏不闹腾;她们多糊弄糊弄也就过去了。
现在看起来;那陈氏也不像面上那样绵软好捏;唐小鱼更是个能拿主意又绝不肯吃亏的主儿。
“这事不能拖啊。”汪氏抬起头,看着冯氏;“娘;纸包不住火;不用几天,小鱼肯定能看出来的。”
“看出来就看出来,怕什么。”田氏撇了撇嘴,“那可是她亲爹,亲爹的事儿也是她这个当女儿的能多嘴的?”
“你 还没看出来?”汪氏看着田氏的目光中闪过一抹不屑;“除了陈氏,她眼里何曾有过你我;何曾有过爹娘?这孩子性子说好了是不谙世事,懵懂无知,说坏了就是无 法无天,硬磕到死的。真到了那天,为了她娘,我看她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反正她之前都是傻的,那些个大道理她一推不知,还真能有人怪她不成?”
田氏只觉得胸腔子里那颗心脏蹦哒个不休,左想头疼,左想心塞:“那你说,要怎么办?”
汪 氏淡然一笑:“所以说,她以前是个傻的,这些事又不明白不懂,一张白纸似的,你往上画什么就是什么。你想想,四弟的事一旦曝了光,谁最着急谁最上火谁最不 甘?只有陈氏!可咱们将陈氏拘住了,不让她有机会在女儿耳朵边上煽风,咱们再慢慢儿跟小鱼说这事儿,让她明白,知道好歹轻重,知道怎么样对她才是最好,你 说她还能闹?说不定还会帮着咱们去劝说陈氏。这样大家便都轻省,家和万事兴。”
冯氏一拍巴掌:“老三媳妇说的正是这个理儿!便就是得要这么做!你们大嫂嘴巴甜会哄孩子,就让她去跟小鱼说,陈氏那里,我亲自与她说开了去,我是她婆婆,压也压死她,看她敢说半个不字!”
田氏也笑了,拍手道:“正是,娘您这样大度,若是她敢说半个不字,就让她离了唐家,爱哪儿哪儿去。”
汪氏掩着嘴,眉眼一弯:“正是,小鱼是唐家骨血,自然是要留在唐家,若她不依,能心狠舍了小鱼离开,才是最好的,不过只怕她是舍不得!”
几人商议妥当,心中俱是放下了块大石,神清气爽着。
冯氏站起身,笑呵呵地一手扯着汪氏,一手拉着田氏:“还是你们跟娘贴着心,走走,说这么会子话,腹里空空的,赶紧的,吃顿好的先。”
唐明德呵呵笑着,跟在了后面。一直如透明人一般的唐明礼,也掸了掸衣角,默然无声地跟在了他大哥身后。
饭桌都摆好了,唐明棠几个姐妹和小鱼一道进了院子。好几个衣着艳丽的小姑娘正是豆蔻年华,容光明媚,笑语嫣然,阳光下翻飞起来的裙角就如花间蝶影一般飘洒好看。
她们的发上各插了一朵拳头大的堆纱流云绢宫花,色彩明艳,形态逼真,引得好几只蝴蝶绕着她们的发髻乱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