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于赵惠文王时期。初为田部吏,以法治租,得平原君赏识,被荐主管国赋收入,颇有成效。
公元前269年;秦攻赵阏与甚急,王召廉颇而问:“可以救吗·”廉颇回答:“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回答:“其道远险狭,犹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为将,救之。
赵奢以攻其不备的方略,西出邯郸三十里即滞留不进,就地筑垒,造成不敢与秦交战的假象,并借秦间之口使秦军难料赵军意图,反以赵军为怯弱。随即卷甲疾行二日一夜赶至距阏与五十里地;严阵以待秦军,并抢先攻占北山高地,以有利地形发动反攻,大败秦军;解阏与之围,因功受封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赵奢精于治军用兵之道。对下属严而和,所得赏赐尽散给部属,且乐于采纳下属正确意见,故深得军心。
赵奢善用奇兵,阏与之战,他比乐乘、廉颇更有胆略和谋略,终于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赵奢用兵谨慎,且求灵活善变,曾与田单论用兵之众寡,认为古今异势,战争规模日益扩大,用兵数量必然随之增多。
赵奢子赵括善于纸上谈兵;视用兵为易事,知子莫若父,赵奢深以为忧;临死前断言:“若括为将;必吃败仗。”后果如其言,长平之战,赵军大败,被坑三十万,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参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李牧
(?—前229)不战则已,一战必胜
李牧,战国末年赵国的良将。
李牧曾经久居赵国北边代、雁门,防备匈奴。他有自行置吏的方便,税收都归幕府,为士卒的费用。每天杀几头牛飨战士,练习骑马射箭。他制订约束说:“匈奴入边来劫掠,赶快将畜产收入堡垒,有敢于捕虏匈奴的人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皆防守严密,而不敢战。这样连续几年,赵王责备李牧,他还是照旧。赵王恼怒,使别将来代替他领兵。结果,屡次出战皆不利,伤亡很多,边地不得耕种、畜牧。赵王复请李牧出任边将。李牧称说有病,闭门不出。一再恳求,才勉强答应说:“大王一定要任命我,必须仍用我的老办法。”赵王只得答应了。
李牧至边地,重申旧约。匈奴几年入边,无所得,但终究以李牧为怯懦。边地士兵屡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李牧从全军中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射手十万人,皆勒令演习战斗。
当匈奴小股入边时,佯败不胜,丢弃数千人,恣其杀掠。单于听到这一情况,统率大军侵入赵国边境。李牧多布令人莫测的阵势,开展左右翼的攻击,大破匈奴军,杀十余万骑,破东胡,降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李牧不战则已,一战必胜。
公元前243年,廉颇已离赵去魏,赵王以李牧为将而攻燕,取武遂、方城。
公元前235年(赵王迁二年),秦进攻赵。赵以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反攻,大破秦军于肥。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大举攻赵,王翦率领上党郡兵卒直下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兵卒进围赵都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李牧不受命,赵王使人隐微捕得,并杀了李牧,废司马尚。李牧临死,哀叹:“赵将亡!”
李牧死后的第二年,王翦大破赵军,俘虏赵王迁。赵灭亡。
司马迁对李牧的冤死,感叹愤慨,他说,赵王“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谬哉!”
李牧、廉颇、白起、王翦为战国四大名将,大都没有好结局,李牧一死,赵国再也没有可用的大将了。
汉文帝后来感叹得不到廉颇、李牧那样的大将,以解除匈奴的忧患。
参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txt小说上传分享
项羽
(前233—前202)天亡我,非战之罪
项羽战败之后,来到乌江。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