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张将军什么都好,尊重读书人,平日也喜欢读书写字……他写的汉隶比学富五车的南阳卧龙亦不遑多让……若是不计较他那个喜欢没事用鞭子抽人的坏毛病,此人基本上可以算个〃儒将〃。可惜的是这位〃儒将〃在谋略上着实没什么水准,有时候聪明起来耍得人团团转,大多数时候却是直线条思维一根筋,在他看来动脑筋分析事情似乎是件相当辛苦的事情,因此这位将军的意见平时一贯得不到大家的重视。
然而此刻,诸葛亮却似乎真的对其看法颇为赞许,神色庄重地道:〃诸位不要笑,寻常人在病重之时最想见的肯定是亲人和儿子,然则刘景升毕竟不是寻常人,他是一方诸侯,一言一行决定着荆州八郡的兴衰存亡。若按常理而言,本朝孝武皇帝驾崩之前便不应处死勾曳夫人,但世宗皇帝还是立其子而诛其母,诸公能说武帝做得没有道理么?〃
他顿了顿,道:〃张将军所言虽然匪夷所思,却毕竟也是一家之言,而且是并非没有道理的一家之言。刘景升在信中也确实是这样说的,他召主公前往襄阳,是为了〃托以后事〃!诸位只道刘荆州猜忌主公便不肯信任主公,依某之见,只怕现在在刘景升心中,主公比蔡瑁等人还要可信些呢……〃
众人再次愕然以对,这个年轻书生的话,未免也过于有悖常理了吧……
◇欢◇迎◇访◇问◇BOOK。◇
第16节:孔明的道理(1)
6孔明的道理
诸葛亮的话让众人半晌无语,最后还是刘备沉吟着道:〃孔明先生的意思是说,刘景升现在怀疑蒯、蔡等人有异心?〃
诸葛亮看着这位豫州牧道:〃这只是我的猜想,做不得准。明公请细想,刘景升虽然猜忌我们,无非是因为担心将军反客为主夺他的基业。然而如今的局面,曹军厉兵秣马磨刀霍霍,邺城玄武湖内日夜操练天下震动。现在刘景升最担心的问题,已经不是主公会否在他身后夺取荆州八郡,而是他的儿子们能否在虎狼之曹兵临城下之时守住这片他苦心经营了十几年的通衢沃土。当年他之所以肯收留主公,多半也是因为北面有曹操的威胁,他需要一个人坐镇襄阳以北抵御许都方面的压力。〃
他顿了顿,扫视着众人道:〃反观蒯异度和蔡德珪这些人,整日里想的却只是本乡本土的安稳日子,数年之前便劝刘荆州归顺曹操,如今更是迟疑观望心怀鬼胎。说起来,刘景升比起他们,倒是个地地道道的外来人,他自己本身便是〃客〃,怎能指望这些本地人为了他的儿子们效死命?他是客,主公也是客,客与客之间,在这大敌当前的危局中难道便不能化敌为友?天下诸侯纷纷,大张旗鼓公开与曹氏为敌者,唯将军一人耳……说到根子上,在守卫荆州抗曹南来这个问题上,刘景升只怕宁愿相信主公,也不肯相信他牧府中那些本地人……〃
〃孔明先生这张嘴,当真是生死人肉白骨,无论甚么事情到了先生嘴里,都能说出一番道理来!只不知先生这番说辞,倒有几分把握?〃关羽一面冷笑一面问道。
〃云长……〃刘备不悦地看了看关羽,〃议事便议事,语带讥讽尖酸刻薄岂是君子所为?〃
〃其实关将军问的是……〃诸葛亮笑着答道,〃这番猜测,说到底也只是〃可能〃!刘景升心中如何动念,亮不在其幕府,自然无从揣测。〃
他顿了顿,道:〃这是假设刘景升尚在人世。若假设其已然辞世,同样有几件事情需要仔细思忖!〃
刘备点了点头:〃先生请讲!〃
诸葛亮喝了口水,道:〃第一,若刘景升已死,蒯、蔡等人担心主公在新野有大图谋,用这封假书信召主公前去,原也在理。只是偌大荆州牧府,难道便找不出一个能临仿刘荆州笔迹之人了么?旁人不说,蒯异度自己便是书法大家,什么样的笔迹模仿不出来?或者,即便无人能仿刘荆州手书,明说是幕僚代笔也不为过,镇南将军病重,主公也能体谅得,何必撒这么个毫不高明的谎?〃
他又顿了顿,道:〃第二,若刘景升已死,蒯、蔡等人不发丧也不扶刘琮继位,反而召将军前去,这却又是什么道理?〃
〃当然是怕主公与大公子联合谋夺荆州!〃关羽答道。
诸葛亮立时反问道:〃那为何不见江陵水师北上汉水?若是刘景升已然去世,无论如何汉津这个渡口和樊城这个襄阳门户总要做些准备吧。为何这些该有的措施一样不见,反倒急着召主公去襄阳,难道他们便不怕害了主公,我们这些人兴兵南下直取襄阳为主公复仇?〃
关羽顿时语塞。
诸葛亮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