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第1/4 页)
为了应付人手不足的局面,多尔衮大笔一挥,八旗内一些表现良好、听教听话的“阿哈”或汉八旗的士兵转为“高贵”的旗籍,为了鼓励士气,多尔衮还大肆升官封爵,从京城到的汉中路的宣旨的太监、官员络绎不绝,最多时一天有12人封爵。
孤注一掷之下,满清贵族可以说用尽了手段。‘
八月二十八日,按老黄历来说,宜出门、婚娶、纳吉、建宅,可以说一个黄道吉日,多尔衮就选择在这一天誓师西征。
汉中城门外,刀枪林立、仪仗肃立,一列列的军队排列得整整齐齐,满清贵族可以济济一堂,如考庄皇太后、和亲王代善、摄政王多尔济、英亲王阿济格、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抚顺额驸李永芳、汉镶黄旗、汉正黄旗两旗固山额真马光远等等,他们在此的目的并不是观光,而是准备与川军决一高下。
誓师大会很简单,就是分析一下形式,列出川军的罪状,许出丰厚的奖赏、激励将士奋勇向前,一众高层轮番上台发言,就是孝庄皇太后也破例上台鼓励将士为大清而奋斗,最后,多尔衮从孝庄皇太后手里接过象征权力的御赐宝剑,宣布正式讨伐四川逆贼。
战争早就推开了帷幕,而大战这才刚刚开始,多尔衮一声令下,大将正式向定军山进发。
多尔衮率部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向定军山进发,翻过高山、渡守汉水,一路顺风顺水,直至来到落崖坡,也就是唐强狙击吴三桂的那个落崖坡,遭到川军设下的第一道防线,因为来到这里时天快黑了,前锋部队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攻击,而是在离落崖坡二十里的一处平地扎营。
这一夜出乎意外的平静,川军没有出击而清军也没有偷袭,当然,两军都做好了防偷袭工作。
第二天的一早,负责防守落崖坡唐强和新加入的李定国就被叫阵声惊醒了:
“山坡上的川军听着,是男人的话就来单挑。”
“一个个都是仗着火器耀武扬威,没了火器就是饭桶一个。”
“山上的川狗听着,我家将军说了,有没有敢出来单挑的?”
“哈哈哈,四川有站着撒尿的爷们没有,来一个。”
。。。。。。。。
唐强和李定国向下一看,只见一大早清军就在山脚下的排好了阵式,一个个大声鼓躁道,有一个身穿黑色山文甲的小将骑马站在阵前,只见他身材高大、面色冷峻,双手抱在胸前,那匹黑色的骏马后插着一根长枪,一脸挑衅地看着山坡上的川军,眼中现出二分不屑。
“不是说清军士气低落,看到我们就闻之色变吗?怎么这么大胆叫阵?”唐强有些疑惑地说。
李定国冷笑道:“这就是多尔衮的狡猾之处,自我们出川以来,这几个月和清军大小交战不下百战,虽说占尽上风,可是对手多是小角色或是不是重要的人物,像多尔衮和阿济格兄弟,从来就没有出过手,这两人在清军有不可战胜的神话,他们一直不出手也就一直没败,其它人怎么输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名声,这一次多尔衮亲自出动,自然给那些士兵极大的激励,而低迷的士气也就一扫而空了。”
原来是这样,还真够狡猾的,难怪一直没有亲自出手,吃亏了这么多次,看到士气低落也这般镇定,还真是老谋深算,这多尔衮果然是清军的定海神针,他没在这里士气都这么高涨,要是他在这里,估诉这些人都得疯了。
李定国看着下面那个小将,大声问道:“来者何人?”(未完待续。。)
454 棋逢对手
古代打仗,通常有一个斗将环节,就是打仗之前双方的将领会激战一场,看看哪个武力更高,胜利的一方士气高涨而败的一方有可能因此士气低落,一场小规模的决战有可能影响整场战斗的用负,斗将成为崇尚个人武力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一个重要建成部分。
也就是因为斗将,所以留下了很多传说,像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三箭定天山等,就是在古罗马,为了防止过份内耗,打仗多是双方派出一个最英勇的战士作代表较量,赢的一方就作为胜利的一方,也就是这样,古罗马在统一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严重的内耗,从而为书写辉煌留足了底蕴。
满清入关,以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小族君临天下,靠的就是明王朝剿之不灭的匪患,也就是内耗。
将领单挑在宋朝以前相对比较多,宋朝以后相对少了,不知是不是受到元朝那种痞子战术影响还是火器的迅猛发展起作用,斗将开始少了起来,就像川军经历这么多场大战,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