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4/5 页)
草鸱头也。
卷第十
半夏
内容:味辛,平、生微寒、熟温,有毒。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
咳
腹胸中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
胎堕,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汤洗,令滑尽。一名地文,一名水玉,
一名守田,一名示姑。生槐里川谷。五月、八月采根,曝干。
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槐里属扶风,今第
一
白者为佳,不厌陈久,用之皆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方中有半夏,必须生姜
者,亦以制其毒故也。
〔谨案〕
半夏所在皆有,生泽中者,名羊眼
来互相用,功状殊异,问南
人说∶苗
三事混淆,陶竟不识。
卷第十
由跋根
内容:主毒肿结热。
本出始兴,今都下亦种之。状如乌 而布地,花紫色,根似附子,苦酒摩涂肿,亦效,
不入余药。
〔谨案〕由跋
根,寻陶所注,乃是鸢尾根,即鸢头也。由跋今南人以为半夏,顿尔乖越,非惟不识半夏,
亦不知由跋与鸢尾耳。
卷第十
虎掌
内容:味苦,温、微寒,有大毒。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除阴
下湿,风眩。生汉中山谷及
宛朐。二月、八月采,阴干。
蜀漆为之使,恶莽草。近道亦有,极似半夏,但皆大,四边有子如虎掌。今用多破之,
或三、四片耳,方药亦不正
用也。
〔谨案〕此药,是由跋宿者,其苗一茎,茎头一叶,枝丫夹茎。根大者如拳,小者
若卵,都似扁柿,四畔有圆
牙,看如虎掌,故有此名。其由跋是新根,犹大于半夏二、三倍,但四畔无子牙耳。陶云虎
掌似半夏,也即由跋,以由
跋为半夏,释
卷第十
莨菪子
内容:味苦、甘,寒,有毒。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使人健行见鬼。疗癫狂风痫,颠倒拘挛。
多
走及奔马,强志,益力,通神。一名横唐,一名行唐。生海滨川谷及雍州。五月采子。
今处处亦有。子形颇似五味核而极小。惟入疗癫狂方用,寻此乃不可多食过剂耳。久服
自无嫌,通神健行,足为大
益,而《仙经》不见用之,今方家多作莨 也。
卷第十
蜀漆
内容:味辛,平、微温,有毒。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症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疰。
疗
江林山川谷,生蜀汉中,恒山苗也。五月采叶,阴干。
栝蒌为之使,恶贯众。犹是恒山苗,而所出又异者,江林山即益州江阳山名,故是同处
尔。彼人采,仍萦结作丸,
得时燥者,佳矣。
〔谨案〕此草晒干,微萎则把束曝使燥,色青白堪用,若阴干便黑烂郁坏
矣。陶云作丸,此乃 饼,非
蜀漆也。
卷第十
恒山
内容:味苦、辛,寒、微寒,有毒。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鬼毒,胸中痰结吐逆。疗鬼蛊往
来,水胀,洒洒恶寒,鼠 。
一名互草。生益州川谷及汉中。八月采根,阴干。
畏玉札。出宜都、建平,细实黄者,呼为鸡骨恒山,用最胜。
〔谨案〕恒山叶似茗狭长,
茎
花,青萼。五月结实,青圆。三子为房。生山谷间,高者不过三、
四尺。
卷第十
青葙子
内容:味苦,微寒,无毒。主邪气,皮肤中热,风瘙身痒,杀三虫。恶疮、疥虱、痔蚀,下部
KT
唇口青。一名草蒿,一名萋蒿。生平谷道旁。三月采茎叶,阴干。五月、六月采子。
处处有。似麦闸极花,其子甚细。后又有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