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页)
私进口机床。当然能击败走私进口机床而获得军工企业的大单。而且是长期稳定的客户。
超精密数控组合机床甚至是普通级数控机床,国内除了长胜精工,其它企业再过十年也难以自已制造。这里面有几个很大的技术难关,第一就是操作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要能够使数控机床具有三维立体加工能力,还要让多部伺服电机协同工作。难度非常高,远远不是国内现在的软件水平所能解决的。前文已经说过,软讯公司是目前国内软件行业的先行者,绝不是性口雌黄,而是他们的技术真的达到了国内顶尖。
第二个难度就是组装,有过机加工行业从业经验的人就知道,机床组装才是机械行业技术最高的一道工艺步骤。负责组装的师傅叫钳工,钳工必须熟悉机加工行业的全部流程。国内称呼的几级工,主要就是指的他们。但他们组装普通机床还行,到了u米级的超精密级别,仅靠人工就不够了。还必须有一些独到的精密工艺和精密仪器辅助,因为到了u米级,人的眼睛和手感就不管用了,他们仅仅只剩下了经验。而这些技术和精密仪器就是长胜精工的不传之密了,根本不可能让外人知道,因此别的企业要想模仿很难。
第三个难点就是材料。本来以国内大型国企的体量和规模,要解决材料问题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由于国营企业的一些制度缺陷,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不高。国营企业的职工是旱涝保收的,加上没有什么好的奖励制度,有什么工艺创新往往只是发一张奖状了事,最多加几十块钱奖金。因此,职工的创造力被严重的束缚住了。又加上质量管理差得一汰糊涂,因此实际上他们是没有能力解决材料问题的。
第四个难点,就是精密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是由普通的步进电机,加上电子电路和软件程序改进的。这里面又有一个软件难点,因此,也不是国内一般的机床企业能做到的。况且伺服电机的精度和速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机加工工艺精度。缺乏有效质量管控的国内企业,也难以做到。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长胜精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能垄断国内精密数控机床的市场。这是一块很大的蛋糕,而且还是他们一家企业独享,这就是技术型企业的好处了。
长胜精工的另一项拳头产品:nb电动工具。凭着过硬的质量,以及顶尖的设计,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培育,己经能够同德国博世的电动工具产品相提并论了。而且他们从产品质量和材料标准上做到了别的企业无法模仿的地步。世界上一些大的电动工具产品制造商,包括德国博世都曾经研究过nb电动工具,但是结果就是他们无法模仿。不是他们的技术做不到,而是如果依照长胜精工的质量标准,和材料标准,他们的成本就会提升很高。自由经济市场,任何商品的定价,都是由严酷的市场选择决定的,任何企业都不能随意更改,否则顾客不会接受。
电动工具是非耐用品,因此利润相对不高,主要靠量取胜。长胜精工能做到别人无法模仿的地步,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这就是长胜精工立足国内的好处了,工价成本要远远低于国外企业,别人没有钱赚,他们还有相当多的利润。特别是在微利商品中,这个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长胜精工的另一项主业,就是小家电产品,别看小家电不起眼,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因此销量非常大,而长胜精工的小家电又做成了名牌产品,利润比较高,整体的量就非常可观了。因此小家电产品也是长胜精工一项重要的赢利支柱。最先研制的电子秤,因为技术含量不高,属于创意性发明,别人都想办法绕开专利阻挡,大面积的跟风上市了。有的甚至连外形都模仿长胜精工的产品,这些企业都是一些规模非常小。自已没有设计能力的微小企业。鼎天律师事物所出面,告过其中几家典型的企业,但没有什么效果。他们都是属于家庭作坊式,你一告他就破产。然后又在另外一个地方另起炉灶,用另外一个品牌。简直是烦不胜烦,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了。
专利官司也只能针对一些比较大一点的企业。他们破产的成本太高,因此只能接受赔偿。而其它大一点的企业都是绕开了长胜精工的专利壁垒,长胜精工就没办法了。因此电子秤不再是主要产品了,利润降了又降,可以归纳为鸡肋产品了。已经被他们划为小家电产品里面的一个小项,完全不能单独提起说了。
最后要介绍的企业集团是:长胜建工。长胜建工只能说还处的起步阶段,还谈不上什么发展。他们的主要业务还要靠集团自己。在香港和澳门接了几个零星的单,利润非常有限。不过他们现在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