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4 页)
咱们也只能再找一个能顶上去的人掺和进来分担分担压力了。”
“只是……”
赵谭颇有些犹豫,抿了抿嘴唇才道,
“六叔,平阳君这人做事太过鲁莽,跟老四根本就是一个脾气。更何况就算他也有君位之念,终究一直与平原君情深,侄儿就怕……”
“兄弟情深?”
赵造鄙夷的撇了撇嘴,笑道,
“兄弟情深也不过是无利可争之时才能说道说道罢了,你若是赵豹,如今局面可想争上一争?”
“呃,这……”
这种话赵谭还真不敢乱说,他毕竟不是赵豹,根本没有争君位的资格,但一“呃”一“这”却已经摆明了认同赵造的看法。
赵造冷冷一笑道:“这就是了,大王是优柔寡断,赵豹却是敢作敢当,虽说鲁莽了些,但是若是能控制在手里,远比大王好用。老五,你平常虽然跟赵豹也说不上什么话,但他在太宰署读《六典》,你则是冢宰,这便是搭上话的由头,这件事还是你去做最不会引人注意,不过也需小心谨慎些为好。”
赵谭连忙微微欠起身拱手应道:“诺,侄儿明白,这事暂时也只能先向平阳君透一透大王绝嗣的消息,至于今后的事还需仔细看看他的态度再说。”
“你斟酌着去办就是了,不过一定要谨慎才是。”
赵造向来对赵谭放心,满意的点了点头,等他答应了才转头对赵代道,
“除了大王和平阳君那里,其他地方还须一起动才能事半功倍,你这就去给廉颇军中那几个心腹的宗室将领传信。内容么,就是老夫先前和你们商量的那些。”
“诺,侄儿即刻去办。”
赵代连忙欠身拱手答应了下来。赵造接着挥了挥手道:
“你们这便分头去准备,老夫停一停也马上去见大王,绝不能让这个机会跑了。哦,对了,你们的事做归做,但千万要记住不要去惊动老四那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去。”
“诺,侄儿告退。”
机会说不来是不来,说来他还就这么快。赵谭和赵代哪敢怠慢,连忙应命退了出去。密室之中,赵造凝视着再次关上的厅门半晌不语,过了许久脸上才现出一个怪异的笑容,转头对赵博道:
“老九,你五哥和你六哥他们闹归闹,你却不能掺和。如今老夫不出这个头便压不住阵,不过你还得想个办法跟平原君那边亲近亲近,若是能有机会还是争取像赵禹他们那样做一做平原君的心腹亲信……若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你也用不着拿老五和老六他们当你的兄长了。”
“呃,爹的意思是……”
赵博先是一愕,但紧接着便明白了赵造的意思,虽然心里一阵打鼓,但还是连忙小声应道,
“儿子知道了,爹只管放心就是。”
………………………………………………………………………………………………
掌着军政实权的相邦不在国都,那么他到了哪里,哪里便是朝廷的中心,所以在赵胜留驻蓟都的情况之下,所有的军事机密都是两头送的,就在邯郸司马署这边接道楚国动兵消息的同时,赵胜也已经通过云台和军中探报两条路得到了相同的,并且更加详细的消息。
此时赵胜正在为安稳燕国,从而对付秦楚干涉做着最后的准备,然而同时他也明白,自己将要面对的并不止“干涉”这两个字这么简单……(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第一百七十章 着名地名】………
大燕的家国并没有灭,不但没有灭,而且比原先任何时候都像家国。**()自从不听赵国相邦平原君劝告,灭齐未成反被揍,在齐国境内,在燕国境内被灭了近二十万大燕子弟,并且连老窝蓟城都被一锅端了以后,燕王姬职终于痛哭流涕,痛改前非,不但将功补过授命赵国相邦兼任燕国相邦,而且还在赵相邦……不对,应该是大燕相邦赵胜的建议下将这些年来通过黄金台,花费了大量民脂民膏招来的那些客卿全部撵出了朝堂。
那些客卿曾经占据了大燕朝堂的过半坐席,又受燕王的信宠,这些年来怂恿燕王这样折腾那样折腾,耗费大燕的民力国力去攻打不毛之地一般的东胡,冒着不成功就会反过来被灭国的危险去攻打强大的齐国也就算了,居然渐渐地连大燕的宗室们都不放在眼里了,又是重征,又是限权的,真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都快闹到天人共愤的地步了。
现在好了,一切终于又恢复到了宗室贵族们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