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作品相关
作者自序
时光飞逝,转眼三十多个春秋,人已渐至中年,依旧孑然一生,一事无成。虽然处在国家日益昌盛的年代,百年难遇幸福的时节,尤有我等无能之辈,辜负昔日老人们的希望,碌碌无为,以至今日穷困。想上一辈的老人,在那艰难岁月。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忙忙碌碌,四处奔波,却也养活一大家子,其中或悲或喜或仁或忠或爱或恨。。。。。。终不过是其生存之法,皆胜过今日我等千万倍。细查老长辈们的昔日言行,深为其求生养家之精神所感动,论其洁堪比明月,论其德可昭红日,论其功应不亚于帝王将相征战杀伐。我想,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绵延5000年依旧能够屹立于东方,大的方面固然有无数英雄儿女前仆后继,为国家和民族抛头撒血,其业绩彰显于历史典籍,可谓多矣,而小的方面,老百姓终其毕生经历,生儿育女,其中的坚辛和功劳本应该大书特书,翻开厚厚典籍,竟然乏人问津。而他们的事迹看似平凡,但在这些平凡的琐事中却孕育着无数的光芒,需要并也值得我们去挖掘。闲暇之余,悔恨之际,也提笔记录当日点滴,一则可寄托对老人们的哀思,二则表达自己对老长辈的敬意,三则也可昭告世人当日的老长辈们的苦处,也劝解大家更应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然而,笔者早年也是个不学无术的人,更没有进过什么中文学院。以至今日下笔难以成文。更困难的是当年耳闻之事,老长辈们多以方言道来,普通话里面找不出那些字词来,因此,这么多年来,也不过首先把那些方言译成普通话。实在普通话里找不到对应的字词,也只好保留。再加上,几十年间的事情,前前后后时空跨度颇大,人物也繁多,又没有现成的模子可框套。更不可能象时下的小说家们用剪刀和浆糊等工具,轻松成文述章。思前想后,几经大的删改,也还没有制成象模象样的章体,来把往日记录的真实的事件连缀成文。终究不过是些散乱的材料的堆积,登不得大雅之堂
又某年清明,有一位长辈提醒我,说应当作篇祭文把父母当年的事迹述出,那也是会让多少人掉泪的。受此启发,我才想用古人立传叙史的方法,为父母亲分别做个祭文,学古人之法,为他们立个传记,以至于今日,方渐渐弄出点眉目,由于父亲和母亲的事情原本一个整体,但牵扯的人物时间空间跨度太大,要遵照历史的客观性,按照既有的叙述方法不好叙述清楚,不得已又分出了《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两个章节来。好得两个章节互有首尾,彼此照应并不损害他们的作为整体的完整性。而且可分别以其见闻为线索把杂乱的人物攒起来,正好解决了客观对待历史问题。而不象小说家们对人物或事故进行整理加工,解决了人物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问题,又难免失去了历史的客观性。如此一来,不知觉先后已经有十三载有余。
通览全文,其中不过记录了当年父辈为了生儿育女,养家糊口的琐事,并无什么大奸大恶,大忠大贤所创的惊天地泣鬼神可书之伟业,更没有象现在的文人,为了提高卖座,故意弄得云霞满纸,以便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满足低级趣味。而本书只不过是将我自己当年的所听,所见,所历一一真实地叙述出了。故文章难以吸引众人的目光,也是常理。好得借了老人之口,先娓娓道来往事;开了篇章之首,才敢自专渐渐进入正题。观者偶有斥责,那也是老人叙述不清,与我无干的。更有甚者,观后难免有耽误时间之嫌,故设有“引言”,象过去唱戏之前先走回过常,让大家很短时间内知道正题的内容,可供读者选择观读与否,免得破费时间,误了正事。
曾有一位老人观后,深有感触,对我说,你这文章,不过是说了我们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的老辈人的人生经历,虽然没有什么可指责,也不可太誉。文章说来说去,还不如用我几句话来概括:“天晴挣来落雨吃,落雨挣来生病吃,生病死时来不及吃。”我听后,恍然大悟,却又深感惭愧,自己这么多年的亲劳,原来还抵不过老先生几句话。尽管如此,这世界上,也算有人与我有相同的看法的,只是大家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倘若早几年前听了老先生的这几句话,我也就不必要劳神来写这文章。转念一想,如今既然已经写了,里面的事情又是百分之九十的真人真事情,我只是换了名字而已。如今看来,此书文学价值也不大,但作为那时代一群小老百姓的生活真实写照,当个历史资料放在一旁,也有可取之处。遂曰:笔录点滴十三载,未成章体又一年。不论兴亡帝王是,偏书寻常百姓家。南来北往龙门阵?人去茶凉莫当真。
引言